一不小心,把《孔雀》看了。
自从附近开了家“大连影城”,突然变得爱看电影,连带着突然爱骚扰某个同学。他在电影公司就职,碰到他巡游到这里,我就有免费电影看,还有免费茶喝。今天打电话过去,他正在这里,这里正演《孔雀》。欣欣然前往,忘了之前跟一八婆女友约好要一起看这部片子,再小酌几杯八卦下观后感(八婆,实在对不起,不花钱看电影,换成了你我也会支持)。
当然,即使再花20块大洋看次《孔雀》,我觉得还是狠值得。如果说徐静蕾的《来信》把绝决拍成了琐碎,顾长卫的《孔雀》就是把琐碎拍成了绝决。举重若轻与举轻若重,各有各的魅力,我都喜欢。
如今电影不炒做如同饭店不贴招牌菜一样不可思议。看了、听了部分炒《孔雀》的文字音像,直觉是道温馨家常菜,有可能温馨十足到催人泪下。哭,可以消愁解闷,可以排毒养颜,能让人哭出来的电影也是成功的作品,妾以为(当然,能够象《超人总动员》那样让人惊奇大笑的片子我也喜欢)。
事实出乎人的意料,菜是中餐原料,做法却是西式,品味起来别具一格,顾长卫导演的功力着实令人震撼。想哭?没那么容易。想笑?也不那么彻底。内容就不细说了,总之叙述的是70年代家庭里兄妹三人的生活。唠叨一下观后感,权当抛砖引玉。
看《孔雀》里面觉得面孔万分陌生的演员的表演,心里立刻琢磨着,如果我当了演员,最好的际遇大概是在镜头前混个背影。片尾中姐姐在西红柿堆前掩声嚎啕,清秀的脸抽成一团,把我的心也揪成一团,暗想,多少人背地里突如其来的悲哀,就这么如同镜子般回照到你眼前。也再次警示漂亮而多劫的MM,倘若在人前哭,如果那个人看不到你内心的痛苦,就会看到你不是一般丑陋的面容。可惜,演员字幕打出来,我用力记住女演员的名字,现在却想不起来了。
顾长卫作为摄影师已是大名鼎鼎,视觉表达自不必说,更绝的是几个主要人物的表现手法。朋友发来星座上的一句话:即使肢体上受到束缚,精神上还是可以自由翱翔。觉得正是片中人物的真实写照,只不过自由翱翔得有点令人瞠目结舌,比如姐姐的行为总是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兄妹几人的举动真是叫绝,活生生的冷幽默。
印象深刻的有很多,跳朝鲜舞的老头,吱吱响的水壶,飞机掠过带起的风吹树叶声,父亲拎饭盒的兜子,哥哥献的向日葵,弟弟老婆的驻唱,姐姐的降落伞,大雨泡散的煤堆。。。但凡对70年代有所记忆的人,也许能依稀回忆起那时的青春年少面临的单纯与梦想、渺茫和无望。
我以为会看到《贫嘴张大民》似的市井生活,不曾想却看到《钢琴家》似的时代烙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