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户外安全常识] 一般急救与自救

一般急救与自救

本贴由青鸟qn组织整理,原发于http://bbs.gootoo.cn/viewthread.php?tid=730628&extra=page%3D1欢迎转贴,转贴请注明出处.

1.了解急救的意义。 2.掌握各种生命危急状态的判断。 3.掌握急救处置顺序。 4.常用急救技术:心肺复苏术、止血与包扎、病人的搬运。 5.常见急症的现场救护 (1)心脏病发作 (2)晕厥 (3)猝死 (4)外伤 (5)中暑 (6)溺水 (7)火警

青鸟,辛苦了,好文章啊

要做到徒步爱好者里网球最好,         网球爱好者里游泳最好,         游泳爱好者里排球最好,         排球爱好者里羽毛球最好,         羽毛球爱好者里足球最好,         足球爱好者里乒乓球最好,什么?你都厉害?!我倒,来咱俩弹玻璃球。嘻嘻

TOP

好贴,收藏,慢慢学习

另建议挑出一部分急救办法用于露营大会知识答题

幸福很小如果你的心很大那幸福很可能就与你擦肩而过了.

TOP

over

TOP

(七)火警
1.火灾致死的原因
(1)烟雾中毒窒息死亡。这是火灾致死的首要原因。因为大火烟中含有大量一氧化碳,吸入后立即与血红蛋白结合成为碳氧血红蛋白。当人体血液中含有10%的碳氧血红蛋白时,就会发生中毒,占50%时就会窒息死亡。
(2)被火烧死
(3)跳楼摔死。多数发生在高楼失火,又缺乏自救知识,被火逼得走投无路而跳楼摔死。
2.逃生的方法:
(1)沉着冷静:根据火势实情选择最佳的自救方案,千成不要慌乱。
(2)防烟堵火:当火势尚未蔓延到房间内时,紧闭门窗、堵塞孔隙,防止烟火窜入。若发现门、墙发热,说明大火逼近,这时千万不要开窗、开门,可以用浸湿的棉被等堵封,并不断浇水,同时用折成8层的湿毛巾捂住嘴、鼻,一时找不到湿毛巾可以用其他棉织物替代,其除烟率达60%~100%,可滤去10%~40%一氧化碳。1983年,哈尔滨"4.17"大火中,河图街73号居民大楼绝大部分被烧毁,只有一户居民用堵火办法阻挡了烈火入侵,坚持到消防队把火势压下后才得救,创造了“火海孤岛”的奇迹正说明了这一点。
(3)设法脱离险境:利用各种地形、设施选择各种比较安全的办法下楼。首先是正常楼梯下楼,如果没有起火,或火势不大,可以裹上一件雨衣(尼龙、塑料禁用)、用水浸湿的毯子、棉被包裹全身后,快速从楼梯冲下去。如果楼梯脱险已不可能,可利用墙外排水管下滑;或用绳子,顺绳而下,二、三楼可将棉被、席梦思垫等扔到窗外,然后跳在这些垫子上。跳时,可先爬到窗外,双手拉住窗台,再跳,这样可减少一人加一手臂高度,还可保持头朝上体位,减少内脏特别头颅损伤。
(4)显示求救信号:发生火灾,呼叫往往不易被发现,可以用竹竿撑起鲜明衣物,不断摇晃,红色最好,黄色、白色也可以,或打手电或不断向窗外掷不易伤人的衣服等软物品,或敲击面盆、锅、碗等。
(5)勿因财物而贻误逃生良机:一旦发生火灾,则应因火制宜,在可能情况下,顾及财物,但危急火势下切不可舍命救物。
3.发现起火如何应对:
(1)火灾发生时有烟出现,如火仍小,则尽力扑灭。用毛毯或厚窗帘盖住火苗,隔绝其氧气供应,或者用沙土、水或灭火器。
(2)用电造成火灾:如果可能是由于错误用电引起火灾,不能用水,先切断电源,最好是切断总开关,煤气管也要关掉,同样关闭总管道最好。如是电视机或计算机起火,不能用水,即使已经关闭了电源,残留的大量电荷也会给你重重一击(甚至致命)。冰水可能造成显像管爆炸,所以应使用窒息方式灭火。从电器的后面行动最安全,因为显像管有爆炸危险。
(3)灭火器的使用:拉或打开开关。目标要对准火苗。抓住或按住扳机。扫射要从一边到另一边。首先要查看灭火器型号,有些灭火器只能用来扑灭微弱的火势,而另外一些可则可用来扑灭油料、甘油、油漆或溶剂等引起的火灾。(例如:汽油的溢出引起的火灾),第三种灭火器适于扑灭电路起火。多功能干粉式灭火器可用于多种火灾。应该合理的使用。
(4)在自救的同时,飞快拔打火警电话“119”。
4.烧伤的急救
(1)尽快脱去着火或沸液浸渍的衣服,特别是化纤衣服。以免着火衣服和衣服上了的热液继续作用,使创面加大加深。
(2)用水将火浇灭,或跳入附近水池、河沟内。
(3)迅速卧倒后,慢慢的在地上滚动,压灭火焰。禁止伤员衣服着火时站立或奔跑呼叫,以防增加头面部烧伤后吸入性损伤。
(4)迅速离开密闭和通风不良的现场,以免发生吸入性损伤和窒息。
(5)用身边不易燃的材料,如毯子、雨衣、大衣、棉被等,最好是阻燃材料,迅速覆盖着火处,使与空气隔绝。
(6)冷疗。热力烧伤后及时冷疗可防止热力继续作用于创面使其加深,并可减轻疼痛、减少渗出和水肿。因此如有条件,热力烧伤后宜尽早进行。越早效果越好。方法是将烧伤创面在自来水笼头下淋洗或浸入水中(水温以伤员能忍受为准,一般为15~20℃,热天可在水中加冰块),后用冷水浸湿的毛巾、纱垫等敷于创面。时间无明确限制,一般掌握到冷疗之后不再剧痛为止,多需0.5--1小时。冷疗一般适用于中小面积烧伤,特别是四肢的烧伤。对于大面积烧伤,冷疗并非完全禁忌,但由于大面积烧伤采用冷水浸泡,伤员多不能忍受,特别是寒冷季节。为了减轻寒冷的刺激,如无禁忌,可适当应用镇静剂,如吗啡、度冷丁等。

TOP

(六)溺水

溺水致死的原因—— 落水后,水、泥沙等阻塞呼吸道,或因呼吸道痉挛而引起缺氧、窒息、死亡。落水被淹后一般4~6分钟即可致死。

1.表现:轻者,落水时间短,口唇四肢末端易青紫,面肿,四肢发硬,呼吸浅表。吸入水量2ml/kg时出现轻度缺氧现象。重者,如吸水量在10ml/kg以上者,1分钟内即出现低血氧症。落水时间长,面色青紫,口鼻腔充满血性泡沫或泥沙,四肢冰冷,昏睡不醒,瞳孔散大,呼吸停止。

2.自救:落水后要镇静不慌。举手挣扎时,会使人下沉。应仰卧,头向后,口鼻向上露出水现。呼气要浅,吸气要深,这样可勉强浮起,等人来救.腿抽筋的游泳者尽快呼救,并仰泳浮上水面,好转后,应速上岸。

3.援救:急救者应游到溺水者后方,用左手从其左臂和上半身中间握对方的右手,或拖住溺水者的头,用仰泳方式将其拖到岸边。急救者要防溺水者抱住不放,影响急救。万一被抱住,急救者应松手下沉,先与溺者脱离,然后再救。或向后推溺水者的脸,紧捏其鼻,使其松手,接着再救。急救者不会水时应立即用绳索,竹杆、木板或救生圈,使溺水者握信后拖上岸来。现场无任何救生材料,应即时高声呼叫他人。

4.急救措施:

只要发生溺水情况,尽快对患者做 人工呼吸至关重要 !不要浪费时间去找人帮助。发现溺水者首先从水中救出,即刻行现场复苏。

现场急救

发现溺水者,迅速将其救出水面。

(1)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腔内呕吐物、泥沙。

(2)人工呼吸 只要发生溺水情况,溺水者大多已停止呼吸或呼吸微弱,应立刻开放气道,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溺水者常吞下大量的水,在接受人工呼吸时会吐出一部分,应不时将溺水者头部推向一侧,清理口腔。即使移动溺水者也不应停止人工呼吸。溺水者一旦恢复呼吸,将其安置成昏睡体位送往医院。

(3)检查有无脉搏 在无呼吸、也无心跳时交替施行心脏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直至复苏成功。

(4)倒水 不要过分强调倒水动作,因其弊多利少,实际意义并不大。心跳、呼吸尚有时,可先倒水,动作要快。

方法:救助者一腿跪在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腹部置于屈膝的大腿上,头部下垂,用手拍打溺水者背部,使呼吸道、消化道中的水倒出。

倒水对淡水吸人者并无太大意义,因淡水吸人肺后吸收极为迅速,倒水反而浪费时问;对海水淹溺者可倒水。只能在不延误心肺复苏前提下适当倒水。

(5)儿童倒水时可将患儿俯卧于肩上,头足均下垂,抢救者扛其来回跑动。这样,一方面促使水从肺部排出,另一方面也有协助呼吸的作用。 

  急救后很快苏醒的患儿,可喝一些红糖姜汤或浓茶水,应用5至7天抗菌素,以防吸入性肺炎。对窒息时间较长,虽然通过抢救恢复心跳呼吸,但病情仍较危重的,应在医院观察治疗。

入院后处理:

继续进行心肺脑复苏,复苏后进行肺水肿、脑水肿、溶血性贫血及肾功能衰竭等各种临床并发症的抢救。

TOP

(五)中暑

中暑,多发生在高温环境中 (如室内温度 >35℃ )或烈日下从事一定时间的劳动、工作 ,致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 ,热平衡失调 ,体内热量蓄积而致病。 老年人、体弱、肥胖、甲亢病人、先天性汗腺缺乏症等人群更易发生中暑。

1.中暑分为三级 :

一、先兆中暑 :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或滞留一定时间后,患者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下降、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体温一般正常或略高。

二、轻度中暑 :除有先兆中暑的症状外,还可出现面色潮红 ,大量出汗、脉搏加快、体温在 38. 5℃以上。

三、重度中暑 :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等类型。

热射病:发生于烈日下暴晒过久、头部受阳光过度照射,脑组织受红外线损害引起。表现为剧烈头痛、烦躁、甚至昏迷。病人高热体温可超过 40℃,无汗。

热痉挛:是由于大量出汗,失盐失水 (汗液中氯化钠含量为 3%至 5% )电解质紊乱。表现为肌肉痉挛和疼痛。有的则表现为剧烈腹痛。

热衰竭:是由于大量出汗、血液浓缩、循环血量下降、引起周围循环衰竭 ,表现为皮肤湿冷、脉搏细数、血压下降、体温不高。

2.急救处理:

1 现场急救

(1)轻度中暑

首先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扇风。给予清凉饮料如浓茶、淡盐水。仁丹、藿香正气水、涂清凉油。多可让患者恢复。

(2)重度中暑

降温扇风。尽可能用冷毛巾或湿冷被单裹盖患者、冷敷全身。旁边用电风扇给患者扇风降温。高温时用井水、冰水、酒精擦身使皮肤发红,或将患者除头以外全身浸人冰水浴中。降温过程中必须用力按摩患者四肢及躯干,以加速散热。体温降至38左右时置患者于昏睡体位,继续扇风:若体温再次升高,再重复上述急救过程。

生命危急处置患者皮肤干燥、体温升高、意识渐弱时,检查无呼吸,立即开放气道,施行口对口人上呼吸。若无脉搏,立刻施行心脏按压,直至救护人员到达。 尽快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2 入院后处理:加用药物降温和对症处理,防治各种并发症

TOP

四)外伤

动物咬伤

1.被猫狗等动物咬、抓伤或其它形式接触后,有可能发生细菌感染或狂犬病。要积极预防,并给动物注射狂犬疫苗

急救原则:咬伤后立即处理伤口,并及时注射人用狂大病疫苗。一旦发病,积极对症处理。

现场急救

(1) 首先应用浓度为20%的肥皂水冲洗伤口,因为肥皂水含碱,碱对狂犬病毒有破坏作用;如果没有肥皂水,可就地用清水冲洗伤口,时间为10-20分钟。,再用碘酒、酒精冲洗伤口.伤口深者,应选用不带针头的大注射器反复、彻底冲洗其深部。然后到医院进一步处理。伤口不宜包扎、缝口,开放性伤口应尽可能暴露,有利于毒素引流。如果伤口必须包扎缝合(如侵入大血管),则应保证伤口已彻底清洗消毒并已使用抗狂犬病血清。

(2)一旦发生狂犬病,应保持环境绝对安静,避免声、光、风、水等刺激。有条件者可应用足量的催眠或镇静药物对于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接触过的物品均要严格消毒。皮肤、粘膜有破损者不宜接触患者。

(3)尽快向急救中心呼救。

入院急救

(1)犬咬伤的处理:立即彻底冲洗伤口后,可选高效价抗狂犬病免疫血清,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

(2)狂犬病的抢救:目前仍无有效方法,应积极对症处理,以减轻患者痛苦。

2.大动物咬人伤:

由于力量较大,常伴有较剧烈的撕拉、牵扯等动作,常会造成软组织甚至骨骼的破坏,不仅有 组织损伤,还会出现大出血。另一方面,因为大动物的口腔 里含有较多的致病菌,还沾着较多的泥土和污物,因此伤口容易合并化脓感染、甚至破伤风等。

处理:

(1)立即用大量的清洁水或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彻 底冲洗伤口,然后用消毒纱布等敷料包扎。

(2)如果有大出血或骨折的,可参熊相关法处理。

(3)伤口创面较大的,应尽快送往医院清创缝合。

(4)伤口初步处理后,应到医院打破伤风抗毒素,以预防发生破伤凤。

3.海蛰蛰伤:

(1)局部可涂搽碱性溶液,以中和海蜇毒素,最好用1%氨水冷敷患处,或用10%碳酸氢钠液或明矾水等冷敷。

(2)若有全身症状,应尽快前往医院治疗,临行前可口服抗过敏药(如非那根25毫克、扑尔敏4毫克或息斯敏1片)有条件的可静脉缓慢注射10%葡萄糖酸钙溶液10毫升。

(3)若发生呼吸困难及咳血性泡沫痰,说明情况危急,应让伤员取半卧位或端坐位,两足下垂,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条件的给予吸氧,并肌肉注射速尿20~40 毫克:在对症处理的同时请医主速来抢救。

骨折

1.骨折的征象

一般表现:疼痛、压痛;肿胀、淤斑;功能障碍

专有体征(符合一项即可确诊):畸形;假关节活动;骨擦音和骨擦感

X线检查可了解骨折的具体情况

2.骨折急救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1)救命在先,防止休克

对严重骨折要预防休克的发生,密切观察伤员情况,早期发现休克并及时处理。

(2)早期就地固定

骨折的急救固定可避免骨折断端更多地损伤其周围的软组织、血管、神经或内脏等,减轻伤员的疼痛,便于伤员的转运。

固定器材以夹板最好,也可以就地取材,如较硬的树枝、木棍、窄木板等,若都不具备,可将受伤的上肢绑在胸部、下肢绑在健侧下肢上。

对没有固定的伤员不可任意移动,在没有把握或条件不充分时,禁止做任何试图复位的动作,以免加重损伤或增加伤员的痛苦。

(3)先止血再包扎固定

对有伤口或开放性骨折造成的出血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方法止血,然后再清理创口,预防感染。

对暴露在伤口外的骨折端,未经处理不可复回伤口内,以免将污物带入创口深处,应盖上无菌敷料并包扎固定后立即转送医院处理。

3.注意事项:

1.固定时夹板的长短、宽窄要适当,应能将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都固定,夹板不可直接接触皮肤,要用棉花、绷带或软布包垫,在夹板的两端、骨突处及空隙处要用棉花或软布填塞,避免产生压迫性损伤。

2.绑缚夹板的宽带应先绑在近骨折处的上下端,然后分别绑在上下关节,打结打在肢体的外侧,若肢体显著畸形而妨碍夹板固定时,可将伤肢沿其纵轴稍加牵引后再固定,固定要牢固,松紧度要适宜,过松失去固定作用,过紧则会压迫神经血管。

3.四肢骨折骨固定时要露出指(趾)端,以便观察肢体的血液循环情况,若发现指(趾)端苍白、发麻、发凉、疼痛或呈青紫色时,应马上松解夹板并重新固定。

4.上肢骨折夹板固定后要用悬臂带将伤肢挂于胸前,下肢骨折夹板固定后可与健肢绑缚在一起后再行搬运。

关节扭伤

关节没有充分准备时 ,过猛的扭转 ,超过其正常的活动范围 ,撕裂附着在关节外面的关节囊、韧带及肌腱 ,就是扭伤 ,俗话称为“筋伤”。扭伤多由于青少年的运动损伤 ,体力劳动者的工作伤 ,最常见于踝关节、手腕部及下腰部。发生在下腰部的扭伤 ,就是平常说的“闪腰岔气”。

1.扭伤的常见症状有疼痛、肿胀、关节活动不利等 ,痛是必然出现的症状 ,肿及皮肤青紫、关节不能转动 ,都是扭伤的常见表现。

2.处理

1)在运动中扭伤手指 ,最常见于打篮球的争球时 ,末节手指触球的瞬间 ,有触电样的疼痛而突然停止活动 ,伤后应立即停止运动 ,首先是冷敷 ,最好用冰块。但没有条件时 ,可用净水代替。将手指泡在冰水中冷敷 15分钟左右 ,然后用冷湿布包敷。再用胶布把手指固定在伸直位置。检查手指的活动度 ,如果手指的伸直弯曲都受限或者末节手指呈下垂样 ,可能是发生了撕脱性骨折 ,一定要去医院诊治。

(2)踝关节扭伤 ,急救时可以用毛巾包裹冰块外敷局部 , 48小时后可以用热毛巾外敷(皮肤破损不严重 ),首先是要制动休息 ,用枕头把小腿垫高 ,促进静脉回流 ,瘀血消散。另外可用茶水、黄酒、蛋清等调敷云南白药、七厘散等 ,2~ 3次 /日敷伤处 ,外加包扎 ,促进瘀血消散 ,有较好的效果。

(3)腰部扭伤见于突然的转身或二人抬物时的用力不均 ,其治疗要点也是要静养。应在局部作冷敷 ,尽量采取舒服体位 ,或者侧卧 ,或者仰平卧屈曲 ,膝下垫上毛毯之类的物品。止痛后 ,最好是卧硬板床送医院或找医生来家治疗。

  以上扭伤在家都可以口服药物活血止痛如云南白药胶囊 2片 ,一日三次 ;或三七片 2片 ,一日三次 ,并加服止痛药如散利痛 1片 ,一日二次。

3.注意事项

(1)腰肌扭伤 ,最重要的是安静 ,慌慌张张地跑医院是使病症加重的原因。如果处理不当 ,会反复发作 ,可能发展成椎间盘脱出。

(2)为防止再度发生踝关节扭伤 ,要在鞋底外侧后半段垫高 0. 5厘米 (即在外侧钉一片胶皮或塑料 ),以保护韧带或佩带护膝 2~ 3周。

(3)腰扭伤者最好睡硬板床 ,扎宽腰带 ,并锻炼腰背肌。

(4)切忌在扭伤的急性期 ,仍然不休息 ,并有较多活动 ,造成软组织得不到修复时间 ,新鲜扭伤变成陈伤 ,局部持续疼痛、瘀肿不退。

TOP

(三)猝死
  猝死,是指平素身体“健康”或病情稳定,非预料中的突然死亡。国内大量资料表明,90%以上均因心脏原因引起。猝死的现场救护是 及早实施心肺复苏
1.症状
有急性冠脉综合症的历史,经常发生心绞痛或大面积的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在观看电视播映的激动场面(足球比赛、电视剧等),情绪过于激动,而发生猝死。发病时,脉搏摸不到,心音听不到,病人陷入昏迷,随之,心跳、呼吸停止。
2.现场救护原则
(1)迅速对病人进行意识、呼吸、循环体征的判断;
(2)猝死的及时处理是除室颤。目击病人突然倒地,无意识、无呼吸、无脉搏时,立即实施心前区叩击1~2次,再检查颈动脉,如无搏动,可再重复,仍无效,则停止叩击,进行心肺复苏的现场救护。
(3)紧急呼救,急救人员未到达前,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TOP

(二)晕厥
  由于脑部一过性血液不足或脑血管痉挛而发生暂时性知觉丧失现象,病人晕厥时会因知觉丧失而突然昏倒。在昏倒前常见周身发软无力,头晕,眼黑目眩,昏倒后,可见面色苍白或出冷汗,脉搏细弱,手足变凉等。轻度晕厥,经短时休息,即可清醒,醒后可有头痛、头晕,乏力等症状。
发生晕厥的原因常为血管神经性和心脑疾病引起两类。如疼痛恐惧、过度疲劳、饥饿、情绪紧张、气候闷热、体位突然改变等因素可诱发血管神经性晕厥。 另外,心律失常、心肌梗塞、心肌炎、高血压、脑血管痉挛发作等疾病也可导致晕厥发生。 
2.现场救护原则
(1)令病人平卧,松解患者衣领和腰带,打开室内门窗,便于空气流通,另外将头部稍低,双足略抬高,保障脑部供血。
(2)如有心脏病史,并可疑是心脏病变引起的晕厥时,应取半卧位,以利呼吸。
(3)可针刺或用手指掐病人的人中、内关、合谷等穴,促使苏醒。
(4)注意对病人身体的保暖,随时观察病人呼吸,脉搏等情况。
(5)待病人清醒后,可给病人服用温糖水或热饮料。(在晕厥时忌经口给予病人任何饮料及药物)
(6)经处理仍未清醒者,应及时进行呼救或妥善送往附近医院。

TOP

五、常见急症的现场救护
(一)心脏病发作
  “冠心病”是常见疾病。而心绞痛、心肌梗死则更是冠心病中人们十分熟悉的急症。
1.诱因
往往在运动、情绪激动、饱餐、气温变化等情况下诱发。这是由于身体此时对心脏血液的供应需求明显增加,而狭窄的血管供血则“力不从心”。
2.症状
  病人胸前区突然出现压榨性的疼痛,常向左或右上肢、下颌、上腹部、后背等放射,疼痛一般持续几分钟,多不超过十多分钟。如病人表现为:近期心绞痛发作频繁、剧烈,口含硝酸甘油片无效,病人发病后还出现气短、烦躁不安、大汗,皮肤湿冷、面色苍白等症状,则说明心胶痛有可能在向心肌梗死方向发展。
3.主要危险因素
  最可能导致急性心梗的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吸烟及糖尿病。
4.现场救护原则
(1)立即卧床,安静,不要随便搬动。
(2)迅速拨打急救电话,说清楚病情;
(3)帮助病人处于疼痛最轻的体位,解开衣领和腰带。
(4)保持病人平静,并对病人进行鼓励;
(5)有条件,可吸氧;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1~2分钟即可发挥药效。
(6)如无效可每隔10分钟含服一次,多次含药仍不见效,且症状在不断加重,应怀疑有心肌梗死的发生,必要时开始心肺复苏;专业急救人员到达,遵从医嘱。

TOP

二、车辆搬运法

(一)担架搬运法

担架是搬运伤员的常用工具。搬运时,伤员既安全又舒适,搬运者既方便又不易疲劳。使用时将担架张开可用棉被或毛毯垫好后再将伤员放入,并盖好棉被或毛毯以保暖。若伤员神志不清,需要宽布带将其固定于担架上,如果没有特制的担架或脊柱骨折而不宜使用特制担架时,可采用床板、门板等临时担架。

(二)车辆搬运法

当伤员的伤势严重、运送的路程较远时,应使用车辆搬运,最好是救护车。运送时,汽车行驶宜慢些,尽量减少颠簸震动。若道路不平或汽车急行转弯时,都应特别照顾好伤员

TOP

(三)伤员的搬运
徒手搬运法
适用于伤势轻和搬运距离较短的伤员。它可分为单人、双人和多人搬运法。
1.扶持法
急救者位于伤员的体侧,一手抱住伤员腰部。伤员的一手绕过急救者颈后至肩上,急救者的另一手握住其腕部,两人协调缓行。它适用于伤势轻、神志清醒而又能自己步行的伤员。
2.抱扶法
急救者一手托住伤员的背部,另一手托住伤员的大腿及腘窝将伤员抱起,伤员的一臂挂在急救者的肩上。此适用于伤势较轻、神志清醒但体力较差或虚弱的伤员。
3.托椅式搬运法
两名急救者相对而立,各以一手互握对方的前臂,另一手互搭对方的肩上。伤员坐在急救者互握的手上,背部支持于急救者的另一臂上,伤员的两手分别搭于两名急救者的肩上。此法适用于神志清醒、足部损伤而行走困难的伤员。
4.卧式三人搬运法
三名救护者同站于伤员的一侧。第一人以外侧的肘关节支持伤员的头颈部,另一肘置于伤员的肩胛下部,第二人用双手自腰至臀托抱伤员,第三人托抱伤员的大腿下部及小腿上部。三人行走要协调一致。此法适用于身体较重、昏迷或肢体骨折后没有担架等情况的伤员

TOP

(二)三角巾包扎法
手部包扎法 三角巾平铺,将患者手掌向下指尖对着三角巾的顶角,手平放在三角巾的中央,底边横放于腕部,然后将三角巾的顶角向上反折,再将两底角向手腕背部交叉围绕一圈在腕背打结。
足部包扎法 与手部包扎法基本相同
头部包扎法 将三角巾的底边置于前额,顶角朝向头后正中,然后将底边从前额绕至头后,在枕后交叉再绕至前额打结,最后把顶角拉紧并向上翻转固定。
大悬臂带 适用于前臂骨折等上肢损伤,但锁骨和肱骨骨折不能用。将三角巾顶角放在伤肢的肘后,一底角置于健侧的肩上,肘关节屈曲放在三角巾的中央,将下方的底角上折,包住前臂,在颈后与上方底角打结,最后把肘后的顶角折向前面,用橡皮膏或别针固定。
小悬臂带 此法适用于锁骨和肱骨骨折。将三角巾叠成四横指宽的宽带,其中央置于伤肢前臂的下1/3处,两端在颈后打结。

TOP

*包扎法
一、包扎的作用:
1. 固定夹板和(或)敷料限制伤肢活动。
2. 保护创口预防或减少感染。
3. 压迫止血防止或减轻伤部肿胀,支持伤肢使之保持舒适的体位,减轻痛苦。
二、注意事项:
在进行包扎时应注意:
1.包扎时要使伤员处于舒适体位,包扎过程中尽可能不要改变伤员的位置。
2.包扎时动作要熟练、柔和,不要触碰伤口,以免加重损伤、加剧疼痛。
3.包扎的松紧度要适中,过紧会妨碍血液循环,过松则起不到包扎的作用。
4.绷带包扎要从伤部远端开始,包扎结束时用胶布或打结固定,结打在肢体外侧,且不要打在伤口处。
5.包扎四肢时应使指(趾)端外露,以便观察血液循环情况。
常用的包扎材料有卷轴绷带和三角巾。
三、方法
(一)绷带包扎法
1.环形包扎法 此法适用于包扎额部、手腕和小腿下部等粗细均匀的部位,也用于其他绷带包扎法的开始和结束。包扎时将绷带一头斜放于包扎处,用一手拇指压住将卷带环绕包扎一圈后,再将斜放的带头的一个小角反折过来,继续环绕包扎,后一圈覆盖前一圈,包扎3-4圈即可。
2.螺旋形包扎法 此法适用于包扎前臂、上臂、大腿下段和手指等肢体粗细差不多的部位。包扎时以环形包扎法开始,然后将卷带向上斜行缠绕,后一圈盖住前一圈的1/2到2/3,将伤处完全包住。
3.反折螺旋形包扎法此法适用于包扎前臂、大腿和小腿等肢体粗细相差较大的部位。包扎时以环形包扎法开始,然后用一拇指压住卷带上缘,将其上缘反折(注意要避开伤处)并压住前一圈的1223,每圈的折线应互相平行。
4.“8”字形包扎法 此法适用于包扎关节部位,有两种方法。第一种从关节中心开始,先做环形包扎,然后将卷带斜行缠绕一圈绕关节的上方,一圈绕关节的下方,两圈在关节的凹面交叉,反复进行并逐渐远离关节。包扎时每圈压住前一圈的1/2到2/3,最后在关节的上方或下方以环形包扎结束。第二种方法从关节下方开始,先做环形包扎,然后将卷带自下而上、自上而下来回"8"字形缠绕并逐渐靠拢关节,最后以环形包扎结束。

TOP

4.止血带止血法
适用于动脉出血。用止血带止血时,止血带要绑扎在伤口的近心端,并要在肢体周围垫上软布后再进行。
上肢出血时止血带要扎在上臂(但不要扎在中1/3处,会损伤神经),下肢出血时止血带扎在大腿靠近伤口的近心端。
上肢每隔30分钟、下肢每隔1小时须放松一次止血带,放松时间约2-3分钟,并暂时改用压迫止血法,以免引起肢体缺血而发生坏死,但上止血带的最长时间不宜超过3小时。
用止血带后要留有明显的标签,注明用止血带的时间、部位、放松止血带的时间和重用止血带的时间等。
1.橡皮管止血带止血法
先在要用止血带的部位用三角巾、毛巾或衣服垫好,将止血带的一端留出一部分并用一手的食、中指夹住靠在垫上。另一手将止血带适当拉紧拉长,绕肢体2-3圈(压在留出的那一部分止血带上)后,将残留端夹在食、中指间拉出即可。
2.在伤口处用绷带、三角巾等勒紧止血
其中第一圈绕衬垫,第二、第三圈分别压在前一圈的上面并适当勒紧,然后打结。这两种方法常用于四肢动脉出血的临时止血。
注意事项
①止血带压力应合适,上气囊止血带时,上肢压力以不超过300毫米汞柱为度,下肢不超过600毫米汞柱。用橡皮管(片)或布带止血时,因压在肢体上的压力无法估计,只能以上止血带后伤口不出血,止血带远端肢体动脉搏动刚摸不到为度。使用止血带的常见错误有二种:一是压得太紧,特别是当止血带为较细窄的绳索类时,容易造成局部受压的神经、肌肉坏死。二是压迫不够紧,以致动脉血流仍可通过(远端动脉搏动还可摸到),但静脉回流完全阻断,反而造成伤口更多出血。
②止血带的部位应尽可能在靠近伤口的近心端但不能上在骨骼隆起处或神经较浅表而无肌肉保护(如上臂中部)的部位,应将止血带避开这些部位。
③保护好上止血带部位的皮肤和肌肉在这些部位先垫好软布垫,再上止血带。
④使用止血带务必注意:上止血带后,应做出明显的标志,记录上止血带的准确时间,并尽快(争取在一个小时内)送伤员到医院作进一步处理。上止血带后,应每隔半小时或1小时左右放止血带一次,间隔5分钟后再重上(在间隔期,改用压迫止血法),上止血带后,应严密观察伤口出血是否停止,如仍有出血,说明止血带不够紧或已松动。应放开重新上好。病人送医院后,应直接告诉负责医师有关上止血带的情况。

TOP

(二)止血包扎法
*止血法
各种原因导致血液从血管中流出称为出血,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前者如外伤损伤血管,后者如脑出血、内脏出血等。
健康成年人每公斤体重大约有75毫升血液。如急性出血达全身血量的20%, 伤员就会出现头晕、口渴、面色苍白、全身乏力等一系列急性贫血的症状,如出血量超过全身血量的30%就会危及生命。因此在运动损伤或其他意外引起的急性出血,有时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必须进行急救止血。
外出血止血法:
1、抬高伤肢法
将受伤的肢体抬高使出血部位高于心脏,降低出血部位的血压而减少出血,适用于四肢的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出血,在其他情况下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方法。
2加压包扎止血
绝大多数出血均可用本法止住。包扎止血时,肢体远端仍有血循环,有利于肢体的保留。是抢救出血时首选的安全的方法。 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毛巾、布块,折成比伤口略大的厚垫,放在伤口上,外用绷带或三角巾包扎。包扎的压力应适宜,以能达到止血而又不影响肢体远端血运为宜(包扎后远端肢体的动脉搏动还可摸到,而皮肤颜色无明显变紫)。
3、指压止血法
适于急救现场处理较急剧的动脉出血,手头一时缺乏包扎材科和止血带时,或中途放止血带的间隔时间,都可用指压法。
在动脉行走中最易压住的部位称压迫点,指压止血法就是在出血部位的上方相应的压迫点上用拇指或其余四指将动脉压在邻近的骨面上,以阻断血液来源而达到止血的目的。动脉出血时这是最迅速的一种临时止血法。
用指压止血法时一定要找准动脉压迫点的位置,但不要在正常人体上进行压迫(特别是颈部的动脉),以防引起意外!!!
1.颞浅动脉压迫止血点
在耳的前方用拇指摸到搏动后将该动脉压向颞骨面,可用于同侧头额、颞部的临时止血。
2.颌外动脉压迫止血点
在下颌角前约1.5厘米处用拇指摸到搏动后将该动脉压向下颌骨上,可用于同侧面部出血的临时止血。
3.锁骨下动脉压迫止血点 在锁骨上方、胸锁乳突肌外缘,用拇指摸到搏动后将该动脉向后内正对第一肋骨压迫,可用于同侧肩部和上臂出血的临时止血。 4.肱动脉压迫止血点 患臂外展,用拇指或其余四指压迫上臂内侧中部,可用于同侧前臂出血的临时止血。 5.股动脉压迫止血点
在腹股沟中点处摸到搏动后用掌或拳向下方的股骨面压迫,用于同侧大腿、小腿出血的临时止血。
6.胫前、胫后动脉压迫止血点
用两手的拇指或一手的拇、食指分别按压在内踝与跟骨间和足背横纹的中点,可用于同侧足部出血的临时止血。

TOP

四、常用急救技术
(一)心肺复苏术:
标准的心肺复苏术包括三部分:
A.判断意识和畅通呼吸道, B.人工呼吸, C.人工循环。
一、判断意识和畅通呼吸道
发现昏迷倒地的病人后,轻摇病人的肩部并高声喊叫:“喂,你怎么了?”若无反应,立即掐压人中、合谷5秒钟。若病人仍未苏醒,立即向周围呼救并打急救电话,然后将患者放置成复苏术位:即病人仰卧,头、颈、躯干平直无扭曲,双手放于躯干两侧。
用仰头举颌法开放病人气道:抢救者一手置于病人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近下颌骨处,抬起下颌,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有呕吐物应取出,活动性假牙必须取下。同时进行以下步骤的判断和操作,并迅速联系将患者急送医院做进一步的医疗抢救。
二、人工呼吸
畅通呼吸道后要立即判断病人有无呼吸,抢救者将脸贴近病人的口鼻,感受有无气息进出,同时眼睛侧视病人胸部,观察其有无起伏,若都无反应则说明病人没有呼吸,要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在保持病人呼吸道畅通和口部张开的位置下进行。操作时用按于病人前额一手的拇指与食指捏住病人的鼻孔,抢救者深吸一口气后,张开口紧贴病人的口(要将病人的口全部包住,若有条件可先用一块无菌纱布盖住病人的口),快而深地向病人口内吹气,直至病人胸部上抬。一次吹气完毕后立即与病人口部脱离,放松捏鼻的手指,以便病人从鼻孔出气,轻轻抬起头部,眼视病人胸部,同时吸入新鲜空气,准备下一次人工呼吸。每次吹入的气量约为800~1200毫升。
三、人工循环
先判断病人有无脉搏。抢救者一手置于病人前额使其头部保持后仰,另一手在靠近抢救者一侧触摸病人颈动脉,用食指及中指指尖触及气管正中部位(男子可先触及喉结),然后向旁滑移2~3厘米,在气管旁软组织处轻触颈动脉搏动。 判断病人没有脉搏后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病人应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解开上衣。在气道开放的位置下先进行两次人工呼吸。然后抢救者应快速找到心脏按压的部位:首先以食指、中指并拢沿病人肋弓处向处向中间滑移,在两侧肋弓交点处寻找胸骨下切迹(剑突处),以此作为定位标志。然后将食指和中指的两指横放在胸骨下切迹上方,食指上方的胸骨正中部位即为按压区。
步骤如下:
1 捶击:半握拳,距离心前区20-30cm中等力度垂直连续垂击两次。
2 将一手掌根重叠放在另一手背上,但手指不要接触胸壁。
3 抢救者双臂应绷直,双肩在病人胸骨上方正中,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按压时以髋关节为支点,以肩臂用力。对成年患者按压的频率为80~100次/分,按压深度为4~5厘米。 单人进行心肺复苏术
遵循上述步骤先进行两人工呼吸,然后进行15次胸外心脏按压(15次按压为一组,时间大约为8-12秒),即吹气和按压比例是2:15,如此反复进行,直到医务人员赶到或病人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双人进行心脏复苏术
按上述步骤,一人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另一人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此法要求两人必须协调配合,按压与吹气的比例为5:1或4:1,一般是由专业人员进行。 总结 1.快速判断生命危急状态
2.呼救
3.仰卧于硬质平面上,通畅气道
4.判断呼吸,进行2次人工呼吸
5.判断脉搏,进行15次胸外按压
6.循环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7.判断病情,如果呼吸循环恢复,抢救成功。
注意事项:
1.开放气道行仰头举颌法时,注意手指不要压迫病人颈前部、颌下软组织,也不要使颈过伸。
2.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每次吹气量不要过大,否则易造成胃内大量充气
3.判断有无脉搏时触摸颈动脉不能用力过大,以免颈动脉受压妨碍头部供血,检查时间不可超过10秒钟。
4.胸外心脏按压用力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也不能忽快忽慢,禁止做冲击式猛压,按压时手指不要压在胸壁上,否则易引起肋骨或肋软骨骨折。
5.按压时用力应垂直向下(特别是肘关节要伸直),不要左右摆动,双手掌要重叠放置,不可交叉放置,按压后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可离开胸骨定位点。
现场心肺复苏有效的判断:
1.面色由青紫、苍白转为红润;
2.心脏按压时可触及大动脉搏动;
3.人工呼吸时胸部抬起;
4.患者意识丧失及昏迷程度减轻。

TOP

三、急救处置顺序
1.快速判断患者生命危急状态
方法见上。遇有生命处于危险状态时,最先目击者切勿匆忙“招手拦车”或急于寻找救护人员,应立即对患者进行生命急救。在10秒内,最多在数十秒内一旦明确患者呼吸、心跳已经停止,立即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
2.呼救
用各种当时所能采取的最迅速的呼救方法通知急救部门、医疗机构。我国各城市都已使用“120”热线作为统一急救呼叫电话号码。遇有紧急、意外情况发生时,切记急救呼叫电话:120。电话拨通后,首先冷静告知对方需要救护车,准确报告被救护患者详细位置、地点,附近有明显公共标志物也需告知,如邮局、商场、公共建筑物及最接近的路、入口等。简洁报告事故、伤情如何发生、现状如何,告知需救治人数。报告通话者姓名、电话号码。如有可能,应有人在标志物、入口处引导救护车到达。   救护车到达后,向救护人员报告下列事项:①救护车到达前救护情况;②救护车到达前患者病情变化;③患者既住病史,主要病历资料;④询问将送往哪家医疗机构,务必有至少一位家属同行,并携带医疗保险证(卡)、钱及简单替换衣物。
3.救护车到达前的救护
包括继续心肺复苏,即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压迫止血,洗胃催吐,骨折固定,创口包扎等。
4.搬运患者到安全地点或医院

TOP

二、生命危急状态判断
  患者因受伤、疾病等因素发生呼吸道阻塞、呼吸或心跳停止、大出血等而濒临死亡时,需要对其进行紧急生命救治,首先应对患者是否处于危险的生命状态做出判断。
进行患者生命危急状态判断程序如下。
1.有无意识“喂,你怎么了?”在患者耳边呼叫的同时轻摇二肩或试着拍打以观察其反应。对于大声呼唤或刺激无反应时,可判断患者为无意识状态。有意识时检查有无呼吸及大出血。无意识时患者呼吸道变窄、阻塞,请立即开放气道。
2.有无呼吸使患者头后仰开放气道观察胸部浮动,通过感觉从口鼻进出空气的气流及声音判断有无呼吸。无呼吸状态判断:看不见患者胸部浮动;听不见气流进出口鼻的声音;自己的脸颊、手也感觉不到气息。呼吸停止时生命处于危险状态,应立即施行开放气道、口对口人工呼吸。有呼吸时检查有无大出血。
3.有无脉搏用示、中二指置于颈动脉、股动脉部,若有脉搏用指尖感觉。感觉不到脉搏提示心跳停止,应立即施行胸外心脏按压。有呼吸并有脉搏时,检查有无大出血。
4.有无大出血血液从体表伤口呈鲜红色、连续柱状喷出为动脉性出血;呈暗红色,缓慢或断续流出或漏出为静脉性出血。短时间内大量出血会使患者处于危险状态,特别是婴幼儿,尽管出血量看起来比成人少,但决不可掉以轻心。大出血时应对伤处施行紧急压迫止血。无大出血时,依照受伤或疾病的情况进行紧急处理。

TOP

一、急救的意义
生死,擦肩而过人们在遇到紧急病人时,往往只知道拨打“120”。而当急救人员赶到时,“黄金抢救时间”已擦肩而过。 常温下,人体心脏骤停5分钟后就会缺氧,大脑缺氧超过3分钟至5分钟脑细胞就会迅速死亡,这意味着病人即使被抢救过来也是植物人。
目前,许多交通发达国家也难以做到5分钟内把病人从家中送到医院。因此,只有在原地进行急救,才有希望使患者起死回生。 在我国,87%的心梗发病是在医院以外,但25%的病人都因第一目击者不懂急救措施而死亡。据武汉市120急救中心统计,目前,急救者中有20%是外伤病人,25%是心脑血管意外病人,他们在被送入医院前都需要急救。
在更多情况下,生命需要急救。如因溺水、急性中毒、触电等意外事故引起的心跳骤停;外伤大出血;严重心律不齐;异物或粘痰造成的窒息;严重休克等。第一目击者应采取的救助行动包括心肺复苏术、创伤急救、止血、搬运护送和溺水、中毒的处理等6大类。
在国外,许多国家都很重视急救培训。日本每年都要举行抗震活动,教市民如何防身、如何脱险;德国设立了全民救护日,那一天全国国民都要接受急救知识的复训;在美国,一年中也有几次相应的活动。不少国家都规定,应聘人员谋职时必须持有急救员合格证。据悉,1996年,日本神户发生7.6级地震时,32万人无家可归,但只死伤了5000多人,这与日本人从小注重培养急救能力不无关系。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