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户外事故及反思] 驴友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遇险5月4日

刚看中央新闻台
闻听有驴友雅鲁藏布江遇险
赶紧上网搜索
祈求还健在的驴友平安,尽快得到救助
——————————————————————————
5月4日,河南网友“六月天666”微博求救称:朋友所在的7人户外探险团队,在西藏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遇险。    5月5日中午,网络新闻联播记者通过“六月天666”联系上了正在西藏米林县养伤的河南驴友孙会涛。据孙会涛介绍,4月中旬,他和河南乐游户外俱乐部的驴友魏峰相约西藏林芝米林县,计划穿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他们在当地寻找了4名背夫和1名向导,买完保险签好协议开始徒步穿越大峡谷。4月29日下午3点左右,7人团队攀登至西兴拉山顶,突然遭遇雪崩被打下山谷。2名背夫头部撞在岩石上当场死亡,另2名背夫1人重伤1人轻伤;驴友魏峰亦受重伤,左脚折断只剩皮肉相连。事故中,驴友孙会涛和向导只受了轻伤。两人在半山腰较缓处设置了营区,为3名伤员做了紧急处理,随后徒步返回求救。5天后也就是5月4日,他们抵达米林县直白村向当地gov-ern-ment求救。
  当日下午16时许,米林县gov-ern-ment接到报警后,当即快速启动应急预案。2个小时后,由大峡谷著名向导西绕带领的5人轻装救援分队出发救援。随后,12名由民警、武警、医护人员组成的救援队携带物资出发。米林县gov-ern-ment安全总值班室工作人员表示,截至目前,当地gov-ern-ment已经派出44人的救援队参与救援。

20120506_b721daa9db2f747afc6cKfU5Zr27ZBQK_jpg_thumb.jpg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唛  我11日 做的梦 真真挺准滴哈  。。。

活着就好 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TOP

核心提示

  历经12天艰苦救援,被困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中长达17天的1名郑州驴友、2名米林县当地村民昨日下午被成功营救出山,他们的状态都比此前外界猜测的要好。

  作为全国最先赶赴事发地的纸媒,大河报记者深入西藏米林县、林芝县多地深山探访,见证了此次成功救援。

  接应

  翻山越岭 艰难跋涉20多公里

  5月14日上午8时,在得知3名被困人员已经开始向林芝县更章乡扎曲村方向下撤后,此次雪崩事故救援指挥部决定经老排龙村进山接应,本报记者获准随行采访。

  在老排龙村住宿一晚后,15日早上7时30分,记者与指挥部一行16人从老排龙出发,沿排龙藏布大峡谷向扎曲村徒步行进。

  离开老排龙村将近一小时后,山路开始变得越来越险,每走半小时就会遇到一个滑坡带,手机信号也没有了。走了4个多小时山路,众人抵达一个名叫“三河桥”的地方。在此处山民家吃过干粮后,大家又继续前行。当天下午5时25分,在走了20多公里后,大家抵达更章乡玉门村附近的一处山间开阔地。在这里,大家开始扎营,准备为下撤的救援人员和伤员生火做饭。

  山间小雨逐渐变大,跟随指挥部担当背工的当地村民搭起了一个长约十几米的雨棚,并用油松引燃了一堆湿木头。

  下午6时20分,雨棚还没完全完工,本报记者突然发现,雨棚以南出现了几名救援队员。很快,四五名由当地村民组成的救援队员抬着一名伤员走了过来。记者跑过去一看,担架上的伤员正是魏峰。当时是下午6时28分。

  感言

  “没给河南人争光,给大家添麻烦了”

  第一眼看上去,穿着蓝色冲锋衣的魏峰显得有些疲惫、消瘦,头发、衣服也有点脏,但目光有神,精神状态还算不错。

  魏峰被救援队员直接抬进雨棚,浑身湿漉漉的他说有点冷。在本报记者帮助下,魏峰穿上了羽绒服

  接过记者递上的一大杯热水,魏峰连喝了几口。记者帮魏峰垫高了靠垫,调整了坐姿,并抬高了受伤的左腿。

  表情难受的魏峰说想吸烟,记者为他点上一根。他说,在被困的日子里,夜里常常睡不着,都是靠吸烟熬过去的。

  就在魏峰被接进雨棚后大约15分钟,此次雪崩事故的另一名伤员也被用竹竿制成的简易担架抬了过来,挨着魏峰放在地上。

  至当晚8时,经米林县副县长、救援总指挥杨波清点,此次雪崩事故的先遣队及第一批救援人员已经全部下山,无人受伤。

  开饭后,记者为魏峰端来了汤和饼子,但他并没有吃太多。

  本报记者自我介绍后,魏峰说他已经听说了大河报实地采访一事。问他此刻有啥想说的话,他顿了顿说:“(我)没给河南人争光,给大家添麻烦了。”话音未落,两行眼泪就滑落了下来。

  晚上睡觉前,记者与当地村民西饶一起扎好了帐篷和防雨顶帐,然后把魏峰抬进去,并帮他拉好睡袋

  目击

  现场治疗中 老向导紧握着魏峰的手

  在雪崩事故救援指挥部总指挥、米林县副县长杨波的安排下,魏峰先接受了米林县人民医院院长旺堆及另一名外科医生的现场治疗。

  随着一条条纱布的解开,魏峰疼得大叫。根据魏峰的意思,记者叫来了正忙着吃干粮的老向导西饶。西饶赶过来,坐在魏峰身边,紧紧握着魏峰的双手。魏峰像小孩子一样靠在西饶怀里。

  拆开纱布,记者看到,魏峰的左脚踝面部两根拇指粗的骨骼外露,肌肉缺失。旺堆清创时,魏峰伤口处食指大小的一段骨骼可以用镊子夹起,另一根骨骼也有明显的创伤。

  在清创的过程中,魏峰痛得哇哇大叫。旁边的西饶不忍再看魏峰的伤口,扭过头去,目光中满是怜悯。

  对魏峰的脚踝骨骼重新放置并固定、包扎后,作为第一批救援队成员的旺堆说,经检查,魏峰的脚踝骨为开放性骨折,并伴有脱臼,神经系统基本良好,尽快手术后,左脚有望恢复健康。

 ≥旺堆讲,被抬下雪山的另一名伤者右大腿骨折,需要眷进行手术治疗,但也没有生命危险。第3名被困人员达瓦次仁只是额头擦伤,已经基本痊愈。

  求生

  用雪化成的水与糌粑和着吃

  与魏峰一起被困的达瓦次仁是米林县派镇加拉村村长,事发后,伤势较轻的他一直在现场照顾两名伤者。

  达瓦次仁说,他们被困的位置在西兴拉山山谷间一处三四平方米的小平地,仅仅能扎两顶小帐篷。

  “当时我也很疼,但我还是说‘你们先走,我留下来’。”达瓦次仁说,事发地没有水,自带的水喝完后,他就用塑料袋装上雪山上的积雪,用雪化成的水与糌粑和着吃。这种食物就是他们被困期间的主要维生物品。

  达瓦次仁说,在被困期间,他们身边的小雪崩、滚石不断,这对他们来说,是最危险的。幸运的是,这些雪崩和滚石都没有伤害到他们。

  “刚开始我们都觉得,这次可能无法生还了。后来大家想着,也许会有直升机来救我们。一见到救援队过来,我们三个人都大哭了起来。”达瓦次仁说。

  见到充当救援先遣队向导的西饶后,魏峰主动招手问好。此次救援中,在翻越西兴拉山时,西饶负责带路,从无人翻越的雪山中趟出了一条生命通道。

  西饶说,翻越西兴拉雪山的过程异常艰险,他们下行一小段距离后又横切过去,最终从另一处雪道翻越了这座雪山。在翻越过程中,很多地方的坡度都达到了六七十度,这给转移伤员带来了极大麻烦。转移过程中,六七人负责一名伤员,用绳子又抬又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动态

  昨晚,魏峰接受手术治疗

  昨日下午6时许,魏峰等3名伤员被送到西藏林芝地区解放军115医院救治。

  在这里,医生对魏峰的伤口进行了清创、包扎。护士为魏峰量了血压,“高压118,血压正常”。

  魏峰的伤口疼得厉害,即便是轻微地挪动身体,也会引来彻骨的疼痛。“不动也疼得很!”魏峰说。

  看着魏峰那痛苦的表情,本打算采访的记者,放弃了早就准备好的多个问题,临时客串起了“家属”和“护工”。

  “来,你帮忙把他的衣服脱了。”也许是把站在一边的记者当成了魏峰的家属,一名护士招呼道。

  由于在山上被困时间过长,魏峰的衣服和身上散发出一股股异味。记者帮他脱完衣服后,河南户外救援总队的“岁月无声”、“驰骋”也赶到医院帮忙,他们和记者一起推着魏峰拍片、做彩超、做心电图等。

  “没有内伤。”做过各种检查后,一名医生告诉记者,“今晚就要进行手术。”

  昨晚7时许,魏峰被推进ICU病房等候手术。

  随后,林芝地区行署副专员达瓦带着花篮和营养品来到病房探望魏峰。“我们地委、行署领导高度重视这个事,先后组织了各方面100多名同志参与营救、救治,希望你能坚持下去,早日康复。”达瓦说。

  昨晚10时记者发稿前获知,魏峰左脚的手术已经进行了一个多小时,后续有关情况本报会继续关注。

  艰难

  救援队员穿坏了两双军用胶鞋

  作为先遣队的西藏米林县派镇干部扎西多吉说,在出发前,为了提高行进速度,他们都是轻装上阵,只用了3天就赶到了事发现场。途中,他们几乎没睡觉,吃的都是随身携带的干粮,“心里想的,就是赶快赶到现场救人”。

  在临时营地,记者见到的救援队员很多都是衣衫褴褛。在山中经受多日雨淋后,不少队员的衣服都已是霉味扑鼻。

  其中一名救援队员是来自林芝地区消防支队直属特勤二中队的平措饶旦,他的袜子前露脚趾,后露脚跟,帆布鞋已被泥水泡得看不出颜色。与平措饶旦同批进山的林芝地区消防支队司令部参谋李兴斌则说,他穿烂了两双军用胶鞋。

  “这次救人出来,我们翻过的大小山头,估计有20多个。”李兴斌说。

  雪崩事故救援指挥部成员、米林县消防大队教导员王洪敏认为,虽然环境比较复杂,条件比较艰苦,但此次救援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是因为团结。

  “不放弃,不抛弃,这次救援真的充分体现了团结协作精神,特别是参与救援的众多村民,他们没有一个人喊苦叫累。”杨波说。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TOP

15日18时“大家好”己安置在林芝115医院,当晚进行手术。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TOP

救援指挥部消息:
“魏峰他们出来了!已顺利抵达排龙,他和另外两名藏族同胞伤情稳定,现在已被接应人员小心翼翼地送上了救护车!”
“后几批43名救援人员目前已全部安全撤下山。山上下雨,救援人员淋得像落汤鸡似的,又冷又累又饿,每个人都是非常疲惫。”   
“救援工作非常辛苦,有的救援人员差点在赶路时掉到悬崖下,幸亏被人及时拉住。但不管咋说,后几批救援人员都安全到家了。”

谨向参与本次救援行动的所有各族同胞致敬!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TOP

受伤的郑州驴友魏峰有望今日抵达医院接受治疗

  □本报特派记者温中豪李岩

  本报讯 14日中午12时38分,被营救下山的郑州驴友魏峰给河南户外救援总队队长岁月无声发短信说,他们刚到林芝县扎曲村,并进行休整,有望在15日到八一镇(林芝地区行署所在地),并送入林芝地区医院接受治疗。

  昨日,本报对三名被困人员幸存现状及藏族同胞无私救人的事进行报道后,引来不少热心读者的关注。一读者给记者发短信说,“河南人感谢这些让人敬佩的藏族群众”。

  据记者了解,由米林县副县长杨波带队的救援指挥部人员到达排龙乡后,昨日一大早就顺帕隆藏布峡谷沿岸向扎曲村进发。

  昨晚7时,救援指挥部留守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后几批43名救援人员目前已全部安全撤下山,现正在米林县派镇的一个饭店吃饭。山上下了雨,救援人员淋得像落汤鸡似的,又冷又累又饿,每个人都是非常疲惫。”

  昨晚9时20分许,这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救援工作非常辛苦,我听说有的救援人员差点在赶路时掉到悬崖下,幸亏被人及时拉住。但不管咋说,后几批救援人员都安全到家了,我们算是松了口气。我现在正在送两名参与救援的医生到八一镇,他们都困得在车里睡着了。”

  截至昨晚10时30分,记者多次拨打跟随救援指挥部赶赴扎曲村的另一随行记者及指挥部人员的手机,一直无法接通。“估计当地手机接收不到信号。”救援指挥部留守工作人员分析说。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TOP

藏族同胞如“神行太保”,徒步三天两夜未眠,第一个传回喜讯
神行太保档案
  姓名:巴旦
  年龄:28岁
  民族:藏族
  经历:三天两夜跑完全程
  评价:“岁月无声”吃惊地说:“真是超人啊,像我们这样很专业的人,最少也得4天时间,普通的驴友一周也走不出来。”
    雪山上被困12天,3人都还活着
  □本报特派记者温中豪李岩文图
    核心提示
  “你现在伤情咋样?”“我情况还可以……医生把我的骨头接了接……”昨日下午,大河报特派记者与被困河南驴友魏峰电话中的一番对话,让在场人员、电话两端全都哭起来。众人是喜极而泣,包含魏峰在内的3人被困雪山12天,全部都活了下来。
  “希望魏峰的脚能恢复正常,祝福他吧!”洛阳驴友孙会涛激动地说,魏峰的脚仍有疼感,神经应该没断。
  而早在5月12日凌晨,经救援指挥部同意,本报记者被获准跟随救援队徒步进入大峡谷深处,感受救援的艰辛和藏族同胞的情谊。
  突来喜讯记者问候被困驴友,电话两端都在哭
  “‘大家好(魏峰网名)’给我打电话了!”昨日下午3时36分,记者正在房间写稿,孙会涛突然跑来,边哭边拿着电话喊记者和河南户外救援总队队长“岁月无声”。
  “你现在伤情咋样?大河报的很多读者和老乡们一直都在惦记着你啊!”记者稳定了一下情绪问道。
  “我情况还可以……医生把我的骨头接了接……我们快到扎曲村了,非常感谢大河报和朋友这么远赶来……”没说几句话,魏峰声音颤抖,并哭了起来。
  “别哭,你一定坚持住,我们真为你高兴。”记者一时有点语无伦次,泪水瞬间打湿了眼眶。旁边的“岁月无声”,这个有点糙的汉子竟也用手抹着眼泪,趴在枕头上半天没动。
  稍后,“岁月无声”拿过手机带着哭腔对魏峰说:“兄弟,你肯定没事的,给我坚持好了,哥哥我明天就去看你。”
  孙会涛兴奋地告诉记者:“我刚才看了手机,就在3时31分,他给我打来电话。我一看来电名字是‘大家好’,激动得手都颤抖了。他先问我在哪里,我说在派镇。魏峰说,最危险的路段如西兴拉雪山已经通过。目前他们所处的位置在林芝县扎曲村的对面,和扎曲村隔江相望。”
  过江需要用溜索,溜索是安装在江上的一个钢丝绳,上面装着能滑动的大笼,把人安置在笼里溜到江对面。“‘大家好’的伤脚感觉有点疼,但觉得脚上的神经还没坏死。他的脚还真有可能会保住呢!”孙会涛兴奋地说,他还在电话中问起了家人、朋友的情况。
  据记者了解,昨天傍晚,救援队已通过溜索,明天将到扎曲村附近。3名被困者可能会在15日被送往当地医院治疗。
  神行太保徒步三天两夜,传回被困者幸存消息
  “幸亏在12日下午就知道了‘大家好’还活着,要不然非被这个他突然打来的电话吓晕,这说明他们已经到达了手机信号覆盖区。”孙会涛笑着说。
  早在前天下午,记者和孙会涛就知道了3名被困者幸存,并正在被救援下山的消息。喜讯是名叫巴旦的藏族救援村民带回来的。
  5月12日晚,雅鲁藏布江畔米林县派镇加拉村。在加拉村村长达瓦次仁家,椅上坐着一名藏族青年,他就是巴旦。
  从被困人员地点到加拉村,他徒步三天两夜不眠,第一个为大家带来喜讯。
  他身材瘦削,上身穿着一件灰白色的薄袄,下身穿迷彩裤,裤子已被磨得看不出颜色,白袄上尽是黑色的污迹,“都是在山林里蹭的,脏得很,还没来得及换。”巴旦说,“我离开时,救援人员背着被困的人还没走多远,多少人想知道这里的状况啊,在下山的三天两夜里,我和上山一样,基本没咋睡,虽然有时候又困又累,实在坚持不下去了,但还是坚持着往前走。”
  连吃饭也舍不得占用赶路的时间,“饿得实在受不了了,就用凉水拌糍粑,边走边吃,这么多天没吃过热饭了。”巴旦说。
  讲述
  救援细节
  1
  雪地上等待,被困者食物所剩无几
  昨晚8时许,记者在村长家见到巴旦,在两名懂普通话的藏族同胞翻译下,28岁的他讲述了救援经过。
  “我们第一批救援人员5月4日晚上出发后,一直在山林中走。三天三夜基本没咋睡觉。”巴旦说,“我们不能睡啊,那边人在等待救援,咋能睡得着啊。”
  “很不好走,到处都是密林陡坡,基本没有路,我们得用藏刀砍树枝、藤蔓开路,同时留下标记,好让后来者能找到路。”巴旦说,5月7日下午4时许,他们到达了被困人员所处的西兴拉山。
  这天天气晴朗,3名被困人员都还在山坡的雪地上,食物所剩无几。“我们把食物拿出来让他们吃。”巴旦说。
  2
  看到救援者,被困者哭了
  这已是河南驴友魏峰和两名背夫被困第九天了。
  “见到我们,他们3个都哭了。”巴旦说,当时,魏峰躺在雪地上的帐篷内,脸色苍白,其他两名背夫也都躺着,但均暂无生命危险。
  由于第一批救援人员中没有医生,巴旦他们无法处理魏峰他们的伤口,只能原地等待第二批救援人员的到来。
  巴旦说:“连续三天三夜在山里走,我们也很累,一边在这里休整,一边先把附近下山的路清理好,方便第二批救援人员来后抬伤员。”
  3
  大家轮流背,背魏峰下山
  两天后,第二批十几名救援人员赶到,“米林县人民医院的医生,对魏峰的伤口进行了清洗,并进行了简单的固定包扎。其他两名背夫的伤口也得到了初步处理。”巴旦说,“由于路太窄,没法用担架,大家决定背着魏峰下山。”
  5月10日早晨,救援人员护送被困者下山。其中一名背夫伤势较轻,由救援人员搀扶着走。另一名背夫受伤较重,左腿骨折,被放在救援人员背上L形的架子上坐着,和救援人员背靠背被运送出来。
  “一个人背着魏峰,六七个人在旁边扶他,大家轮流背。连魏峰的帐篷、睡袋、衣物,我们都给他带了下来。”巴旦说。
  藏族同胞辛苦救援不要钱
  在救援队带着3名被困者下山的同时,巴旦开始下山报信,下山途中,巴旦碰到了一名回撤的救援人员,“急着赶路,就没和他一起走,他现在还没出来,到12日下午1点半的时候,我碰到了救援者土旦巴桑,我们俩就一起回来了。”
  5月12日下午6时许,巴旦一进村,“就用电话向指挥部报告了这个好消息。”
  巴旦下山的速度让“岁月无声”很吃惊:“真是超人啊,像我们这样很专业的人,最少也得4天时间,普通的驴友一周也走不出来。”
  “辛苦这么多天,是否会有一些劳务费?”记者问巴旦。
  “没有,我们一分钱都没要。”巴旦反问记者:“救个人还要钱吗?”
  而记者在和预备队员一块进山时,就此问题同样询问了参与救援的藏族同胞平措,20岁的他长得帅气机灵,他笑着告诉记者:“全是免费的,我们很愿意来救人。”
  平措说,他是派镇大渡卡村的,平时在附近的景区卖手链等工艺品,一天能挣100多元,虽然为救人会耽误做生意,但他觉得救人更重要。
  25岁的普巴扎西和平措同村,也同样在景区靠做小生意为生,他说:“我们村这次来了17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都是不要一分钱的。”
  对于这些参与救援的藏族同胞,救援指挥部杨波指挥长也很感动,“救援中,他们出了大力,非常感谢他们!”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TOP

脚都断了还能挺过来 专业的急救措施救了魏峰的命

幸存背后

  多亏当时救治得当
  孙会涛说,魏峰有中国红十字会急救员证,他自己掌握的非常专业的急救知识救了他自己的命,“雪崩发生后,魏峰非常冷静,他完整地给我讲了救治骨折病人的流程后,我才开始搬动他和其他两名受伤的背夫,并把他们三人分别安置在两个帐篷内。”
  面对魏峰脚脖处骨头完全折断、仅皮肉相连的左脚,孙会涛说,“他的脚上还穿着沉重的靴子和冰爪,我得先把这些东西取下来。怕他疼,我先给他一块木板让他咬在嘴里,把冰爪绳子割断,然后脱掉冰爪。随后我割断了他靴子上的鞋带,并用dao尽量把鞋扩宽,然后用手把脚慢慢拉出来。最后,用刀把袜子割断。”随后,他再次递给魏峰一块小木板,让他用牙咬着,“然后,我试图把他的骨头复位,但受条件限制没成功,只好进行包扎。包扎时,我第三次找来一块小木板递给魏峰说,你咬块木板,我要动手了。”孙会涛说,前两个小木板都被他咬烂了。“我先用云南白药撒到伤口和纱布上止血,然后用急救包内的纱布,采取缠绕法进行包扎,确保断脚不会晃荡,增加其稳定性。”然后,孙会涛又用医用胶带把断脚缠绕固定好,然后用木根和木板进行了再次固定。
  处理伤口时,魏峰的脚部尚有触觉,“我的神经还在。”魏峰说。
  “如果处理不当,像他这样的伤势,很可能因出血过多,在短时间内死亡,还会引起感染等并发症,加速死亡速度,根本等不到现在。”具有中国红十字总会培训师资质的“岁月无声”说,在这样的户外运动中,首先要拥有专业的自救知识,其次自救设备也要准备齐全。
  记者体验
  A 每人背负近百斤
  12日早晨5时许,记者跟随救援预备队再次出发,这批22人的队伍由藏族村民组成,主要是进山为前期救援人员运送食物等救援物资。征得指挥部的同意后,本报两名记者决定和救援人员一起进山。
  早晨7时许,记者和指挥部相关人员来到加拉村,背着竹筐的藏族同胞已经在此等待。
  记者看到,每个藏族村民的背篓内,都装满了救援物资,“每个救援人员的筐内装有近百斤物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B 背着沉重的背筐
  小伙子爬山飞快
  早上8时,记者跟随救援人员一起进山。
  虽然藏族村民背着沉重的背筐,而记者仅仅背着二三十斤重的背包,但藏族村民却行路极快,很快留给记者一个个背影。
  出现在记者面前的是,乱石滩中激流翻滚的小河,以及一座用碗口粗的树干架起来的独木桥。藏族村民很快就从桥上鱼贯而过,而记者颤颤悠悠地过着,还险些掉进水里。
  过了独木桥,记者和救援队伍一起钻进了山坡上的原始丛林。仅能容一人通过的陡峭小路的两旁,长着带刺火麻和其他灌木丛,“哎呀,疼死我了!”刺扎入记者腿中,记者疼得忍不住大叫起来。记者头部两侧的、叫不出名字的灌木丛也刺得记者的脖子和脸火辣辣地疼,脖子很快出现了一圈圈的红色印痕,汗水湿透了记者的衬衣,两个裤脚上满是泥水,近乎六七十度的陡峭山路,让记者气喘吁吁(如图)。
  快中午的时候,队伍在山上的一块空地吃饭,救援队员土旦巴桑接到指挥部的信息后对记者说:“指挥部经过慎重考虑后,觉得前方太危险,你们带的装备不行,不能再往前走了,出于安全考虑,指挥部让你们现在就回去。”
  在交涉无果后,记者只好顺原路返回。
  C 指挥部昨日搬迁
  本报记者随行
  12日晚上,记者路过加拉村时,碰到了已经返回村中的土旦巴桑和巴旦,得知了三人幸存的喜讯。当记者将这一喜讯通过微博发出后,粉丝们纷纷留言祝贺。
  记者前天下午从救援指挥部了解到,由于前两批救援人员已经会合且将伤员往山下抬,他们已经捎话让第三、第四批救援人员及预备队顺原路返回。
  为更方便地接应被困人员,昨日上午9时许,救援指挥部开始搬迁,将指挥部设在排龙乡扎曲村或排龙乡政府所在地。本报记者也将跟随指挥部向排龙乡进发,继续给您带来最新报道。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TOP

阿弥陀佛

感动中……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TOP

河南商报记者邢军

  人终于找到了。5月12日下午,“4·29”雪崩事件救援前线传来消息,雅鲁藏布大峡谷雪崩事件中,被困的魏峰等三人已经找到,无生命危险,在救援队人员的护送下,开始往峡谷外转移,今天能到达排龙乡扎曲村。如果顺利的话,18日救援人员和被困人员就能够回到排龙。

  “被困半个月坚强求生,他们创造了生命奇迹!感谢救援队的勇士们!”网友说。

  消息

  被困的三人找到了 没生命危险

  12日,距离雅鲁藏布大峡谷雪崩事故发生已有14天,河南驴友魏峰等三人让牵挂他们的人寝食难安。

  就在人们为前后方联系中断、被困人员生死未卜而焦虑时,当日傍晚6时许,好消息传来,魏峰三人找到了。

  出来送信的人叫巴旦,是当地一名藏民,也是跟随著名向导西绕进峡谷搜救的第一批七名勇士之一。

  他说,5月4日进峡谷,为了能早日找到被困人员,他们拼了命地往前赶,一路不敢休息,渴了、饿了随便吃点喝点。凭着西绕的经验和体力优势,常人需走8~10天的路程,他们赶了三天两夜,终于在7日下午4时到达事发地点。

  此时,魏峰和两位背夫已在山中被困了8天。绝境之中,看见山外来人,三个人顿时热泪盈眶。

  救援队发现,驴友孙会涛出山求助前给他们留的食物,已经所剩不多。三人都很虚弱,但尚无生命危险。伤情最重的魏峰,十分消瘦。医务人员为他们做了紧急处理。

  坚强

  以前学的自救知识帮大忙

  在被困的8天中,雨雪交加,音讯全无,陷入绝境的魏峰三人,是怎么挺过来的呢?

  据巴旦说,三人被困期间,互相鼓励,相信救援人员一定会到来,并做了最坏的打算,将食物尽量细分,延长等待的时间。同时,伤势较轻的一名背夫,一直在照顾着其他两个人。

  河南户外救援总队队长“岁月无声”说,魏峰在出发前学的自救知识起了关键作用,前期的伤口处理、药物使用,为后来的救援争取了宝贵时间。而且,他所带的物品都很齐备,药物、纱布、绷带等基本都备齐了。

  “最重要的是三个人的求生意志。在那种接近人体承受极限的绝境中,能够一直乐观地等待救援人员。”“岁月无声”说。

  救援

  原路返回太危险,临时改走新线路

  为积攒体力,救援队员在此处休整了两天,正好第二梯队也赶来了。

  两队会合,商量救人事宜。如果沿着来路返回米林县派镇,路线太长,地势险峻,悬崖、陡坡较多,运送伤员难度太大,而且危险重重。

  为保证人员及时、安全返回,著名向导西绕等人勘察了另外一条翻越西兴拉山口的线路,他们决定护送三名被困人员,从“西兴拉山口—扎曲—排龙”这条线路返回。同时派巴旦下山,将消息传递出去,以免外部人员担心。

  这个年轻小伙不辱使命,一个人连赶了三天三夜,终于在12日18时到达加拉村,用村长家的卫星电话,向救援指挥部报告了“三名伤者都活着”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

  出峡谷线路改变,救援指挥部也随即从米林县派镇,搬迁到排龙乡扎曲村,并调整前期制定的救援方案。

  进展

  过了河,今天就能到扎曲村

  昨日下午5时,魏峰突然给“岁月无声”打来了电话。双方刚说了两句,都哭了起来。

  昨夜10时,平稳情绪后的魏峰又打来了电话。这次两人聊了十几分钟。魏峰很急切,想立即过来这边,见到老朋友。“岁月无声”则嘱咐他不要急,想吃什么就和救援人员说,别不好意思。

  “岁月无声”说,通电话时,魏峰等人已经到达扎曲村对面的山坡,与扎曲村只隔着一条很宽的河,河上有溜索,沟通两岸。

  但是,救援人员护送伤者出来,一路上急行军,耗费了大量的体力,所以决定在对岸休整一下,今天再渡河。

  对于网友关心的魏峰腿伤问题,“岁月无声”说,进去的第二救援梯队中有一个志愿者是医生,当时已对伤口进行了处理,并将断骨接上,做了包扎。从通话得知,魏峰的这条腿能保得住。

  河上的溜索一次只能过一个人,对正常人来说,溜索很便利,但对伤者来说,怎么通过则需要费一番心思。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今天,伤者和救援人员就能到达扎曲村。虽然这里仍不通车,但毕竟是有人区,接下来的救援将会逐步加快。

  家属

  信任当地的救援,等消息再做打算

  对魏峰的母亲来说,这个母亲节最好的礼物,就是儿子魏峰找到了。

  在魏峰被困的这段时间,网友“驰骋”一直在魏家劝慰两位年事已高的老人,并协调前后方的对接工作。

  他说,听闻魏峰被救的消息后,魏家人悬着的心只放下了一半。只要魏峰还没有出峡谷,父母的担心就不会少。

  魏家人充分相信当地政府的救援态度和救援能力,为不给当地添麻烦,目前还没有前往救援地的计划,等一切都明了了,再商量派人去处理善后工作。

  “岁月无声”说,至于伤者的救治,应该是以林芝地区的医院为主,除非是情况严重,才会转移。这一切,都听从救援指挥部的安排。魏峰被找到,魏家人非常感谢救援人员和关心此事的人。

  网友

  伤者创造了奇迹,感谢救援队的勇士们

  魏峰等人遇险被困,一直牵动着众网友的心。很多人每天刷微博,就为寻找他们获救的消息。

  网友“寄生的猫”:我虽不是驴友,但我相信生命的奇迹,所以我一直关注着。活着的消息真真让我激动得泪流满面。奇迹的创造除了他们的毅力,更是由第一批救援队三天的急行军所创造!如果说两人出来报信走了五天是生存所逼,那么救援队三天赶到,凭的是朴实的大爱啊!强烈呼吁给予见义勇为勋章!

  网友“漂泊在外”:建议河南将米林县列入援建单位,以表示河南人民的感激之情。

  网友“壹基金救援联盟”:从扎曲出山能节省不少时间,但要横切西兴拉山,也比较危险。希望这几天天气好,救援人员能顺利平安运送伤员出山。

  争论

  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是否浪费公共资源

  驴友遇险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

  去年4月5日,北京警方两次出动警用直升机,营救被困山中的迷路驴友,成功救出了56人。今年1月27日,福建一游客在攀登四姑娘山时跌下了山崖,景区派出6批共计45人参与搜救……

  每次事故发生,都会在网上引发“救援是否浪费公共资源”的争论。

  网友说,探险应量力而为,不能把探险变成冒险,开心变成伤心。

  还有网友说,一个人的遇险,动用的是一群人救援。个人的冒险行为,浪费的是社会公共资源。

  但在网友“蜜糖糕”看来,“浪费”的观点不可取。探险虽属于个人行为,但他们同样是纳税人,完全可以享受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再说,没人会故意出险,即使准备得再充分,也难免出现意外。

  不过,更多网友在思考,如何防止悲剧再次发生。有律师表示,政府应对户外探险设定准入门槛,制定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建立一个驴友出行的备案和登记制度,比如进山要和当地相关部门沟通和备案等,以此提高户外运动的安全系数。

  回顾

  探险遭遇雪崩,河南驴友遇险

  4月19日上午,郑州驴友魏峰和洛阳驴友孙会涛,从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县派镇加拉村出发,进入雅鲁藏布大峡谷核心区,与二人同行的还有来自当地的五名向导兼背工。

  4月29日15时许,七人在西兴拉山遭遇雪崩,两名背工当场遇难,除孙会涛和一名背工无大碍外,包括魏峰在内的3人均有较重伤势。孙会涛在安置好伤者后和一名背工返回求救。

  5月4日下午,孙会涛回到派镇并通过电话向有关部门报案求救。米林县立即启动紧急救援应急预案,安排救援人员分三批实施救援。

  此次雪崩地点处于雅鲁藏布大峡谷深处,前往事发地点需翻越多座雪山,由于没有道路,山高且陡峭,只能依靠人员徒步前往,实施救援,且大峡谷深处经常出现大雪、暴风等极端天气,救援难度十分大。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TOP

据返回报信的第一批救援队员巴登介绍,他们于7日下午4时到达事发地点,3名被困人员伤势较为严重,医务人员为他们进行了紧急处理,受伤较重的游客魏峰暂无生命危险,只是十分消瘦。

因从事发地返回米林县派镇的道路地势险峻,悬崖、陡坡较多,为保证人员及时、安全返回,救援队目前正护送被困人员沿着“西兴拉山口—扎曲—排龙”返回,预计18日能够抵达排龙。

5月13 日19:50时接前方信息:魏峰在救援队的护送下已经接近雅鲁藏布江对岸扎曲村的溜索附近,预计明天将通过溜索过江,抵达扎曲村。
今天下午3点多及5点多钟,魏峰与在派镇的河南救援队总队长“岁月无声”及孙会峰通话:他和另两位伤者在随队医生的精心处置下都已得到了及时的治疗和照顾,目前他和其他两位背工的伤情稳定,状态都很好。
“岁月无声”说:他和孙会峰将在今晚连夜赶往林芝,明天从八一镇再赶往排龙接应救援队伍。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TOP

据大河网消息:5月13日,据救援队的相关人士介绍,参加救援的第一梯队经过三天二夜的急行军,没命的赶路,终于和三名受伤人见面。当看到有人来救援,3名被困人员都哭了。救援人员把伤员从危险处移送到了安全区域,休整两天后,第二梯队也赶到出事地点。经过商议,决定派巴旦下山传递消息。巴旦连赶三天三夜,终于于昨天18 时到达加拉村,用卫星电话向救援指挥部报告了三名受伤人都活着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
  “目前,三被困人员已在救援队人员的护送下,艰难的往峡谷外移动。”救援队的相关人士说,由于地理环境所迫,基本上没有路,3名被困人员不能使用担架抬着走,只能让人背着走。一名救援人员大概只能背着一名被困人员走200-300米,所以救援人员们轮流替换着背伤员。“可能过几天就可以出山,前方的消息说,预计16日可能到达加拉村。”
  “当得知3名被困人员尚无生命危险的消息后,很多人都落泪了。”该相关人士说,驴友探险走这段路程用了11天,而第一批救援队只用了3天2夜,巴旦下山传递消息也只用了3天3夜。他们都顾不上休息,一心只想着赶快找到被困人员,赶快把被困人员的情况传递出去。“他们让人太感动了,太感谢林芝地区的救援人员了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TOP

做了个梦  他们 活着回来了。。。。

TOP

截至昨日晚上7时,距4月29日下午事发已经11天了,被困西兴拉雪山中的3名徒步穿越峡谷人员依然音信全无,先后出发的4批救援队伍发回的信息也十分有限。

  面对艰难的救援历程,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雪崩事故救援指挥部(以下简称救援指挥部)昨日下午再次向上级有关部门发出书面报告,请求动用直升机参与救援。

  最新播报:

  A

  3名被困者仍无消息,救援预备队成立

  自从3名被困人员的位置——北纬29°44′511″、东经95°12′15.66″(注:昨天指挥部发布坐标有误,这是新改的正确坐标)被确定后,很多热心网友和驴友对救援进展都抱着期许,但昨天却未能传回进展明显的消息——

  自从5月7日发回已经翻过4座山的消息后,截至昨日晚上7时,最先携带卫星电话进山搜救的第2批救援队已经3天未按要求向后方指挥部报告信息。

  昨日下午,5月7日早晨进山搜救的第4批救援队给救援指挥部打来电话说,继2天翻过2座雪山的报告信息后,他们昨又翻过了一座雪山,到达了一处名叫“竹子林”的地方。

  在此情况下,救援指挥部昨日下午召集各工作组开会,决定成立救援预备队,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预备队成员主要还是从边防、消防、巡防人员以及一些户外生存经验丰富的农牧民中挑选,总人数15到20人。”米林县派镇镇长丹增昨日下午介绍说。

  救援指挥部负责后勤保障的西藏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林芝分公司副总经理谷金荣说,除了必备的压缩食品外,他们准备的物资还包括200斤糌粑(炒熟的青稞面粉)。

  救援艰难:

  B

  救援指挥部再次发出直升机申请报告

  事发以来,各方对动用直升机救援的意见一直十分关注,特别是面对当前艰难的救援过程,动用直升机的意见在网上呼声甚高。

  “千呼万唤,真希望尽快能够落实。”对此问题,脱险的驴友孙会涛说,“对山地救援,直升机是一种非常快捷有效的方法,即便无法到达被困地点,但在运送伤员方面,肯定会发挥非常大的作用。”

  “山地等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救援,必须利用高科技才能提高效率,直升机已经是十分必要的装备。这次雪崩山难,直升机能早投用一天,被困3人就会早一天生还。”与本报记者一起抵达派镇的河南户外救援总队总队长“岁月无声”说。

  昨日下午,在本报记者和热心老乡的多方联络下,有关方面已同意调派直升机参与救援,但需要事发地政府向有关方面递交书面申请。

  昨日下午,本报记者将这一消息告知了救援指挥部,救援指挥部当即向林芝地区行署秘书一科发出了书面报告,并逐级上报。

  此前,据米林县副县长、救援指挥部总指挥杨波讲,他们曾经就直升机使用问题向上级部门发出过申请,但没有收到回复。

  “现在,我们跟大家的心情一样,都希望直升机能参与救援。”救援指挥部有关负责人昨日下午受访时说。

  脱险者说:

  C

  “你他奶奶的要给我活着出来!”

  “我母亲一直不知道我被困的事,昨天我母亲看电视时,突然听到‘孙会涛’的名字,一看是我,当时就哭着给我打来电话。”昨日,孙会涛说起母亲,眼眶有点湿润,“让老人操心了。”

  这两天,孙会涛接到了上百个亲朋好友的电话,“连十几年没联系的老朋友都给我打来了电话。”孙会涛说,“虽然当时徒步五天四夜报信时,胳膊、小腿处有些小伤,但现在已经愈合,没有网上流传的那么严重,我的身体已恢复正常。请大家放心。在此借助大河报,向关心我的老家朋友和救援人员表示感谢。”

  虽然身体恢复良好,但孙会涛依然忧心忡忡。在藏区特有的湛蓝高空下,他常望着雅鲁藏布江下游连绵的雪山发呆,“魏峰受伤最重,11天了,他还好吗?还有,那两个友好的向导,他们也还好吗?”

  “别想了,你要相信他们的意志力,他们不会有事的。”为让孙会涛放松心情,记者曾连续呼叫他,他都一声不吭,动也没动,过了许久,他才猛地扭过头,出声回应。

  “你要问我现在对魏峰想说啥,我想说,‘你他奶奶的要给我活着出来!’话虽糙点,但我就是这样想的。”孙会涛说。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TOP

太慢了。。 那三人 还没消息 !

TOP

驴友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遇险续:救援难度大 进展缓慢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08日 18:22

  中广网郑州5月8日消息(河南台记者花栀子 齐鹤)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近日,河南两名户外运动爱好者与5名背夫兼向导徒步穿越西藏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因遭遇雪崩,两名背夫当场死亡,3人受伤无法行动。

  目前,当地政府及河南户外救援总队已组织人员进山搜救,但由于天气恶劣、地势险峻,救援工作进度缓慢。

  两名分别来自洛阳和郑州的户外运动爱好者于4月15日出发,与5名当地背夫兼向导一起徒步穿越西藏雅鲁藏布江大峡谷,4月29日在西兴拉山顶不幸遭遇雪崩滑坠事故,两名背夫当场死亡,轻伤的驴友孙会涛和向导将重伤的同伴紧急包扎后,爬了五天五夜,终于在5月4日下午4点到达西藏米林县直白村向相关部门求救。

  西藏米林县政府接到报警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两个小时之内就派出了第一梯队救援小组,之后又陆续派出了三批救援队伍,但截至目前总指挥部仍然没能与前方取得联系。记者辗转联系到米林县政府一位姓周的负责人。

  周姓负责人:现在我们那里通不到电话,人都还没到,救援条件非常艰苦,包括担架都进不了。再一个天气不稳定,随时发生变化。

  陈水全:这就属于天灾人祸,人们不可控的,这两个人都是资深领队,在急救方面他们拿的都有证。而他们在两年前就开始交流准备走这个线路,应该给进入这种没人涉及的地方超过3天的路线一定要佩戴卫星电话。唯独一个没想到没搞到这个卫星电话。

  《中国国家地理》新媒体副总编杨浪涛分析了大峡谷核心区域的地形特点和穿越的难度,并对户外探险活动给出了他相关的建议。

  杨浪涛: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特别深,将近6000米的深度,也特别长,有500多公里,是全世界排名第一深的大峡谷。有很多驴友以穿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人生中的一个亮点,所以这条线路本身也比较难。

  它的难度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无人区特别长,大概有走12-16天的时间;二是穿越线上基本没有现成的路,需要你自己去寻路,或者开路,这条线路非常危险。

  如果驴友要去这个区域探险,第一要注意季节,这个季节正好是雪崩高发季,如果是秋天的话,10月份以后会好一些。第二要加强安全保护措施,比如选择有经验的向导,像这种突发事件,如果做好更多的准备,这种危险的几率就会降低一些。

网址http://news.cntv.cn/china/20120508/107905.shtml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TOP

雅鲁藏布大峡谷雪崩事故救援昨日进入第4天,郑州驴友魏峰等三人已被困8天。昨晨4时50分许,大河报记者和指挥部人员一起从派镇出发,赶至加拉村,为第四批共22人的救援队送行。
  “估计第一批救援队最快可以在7日晚到达人员被困地点。”昨日下午,米林县副县长、救援指挥部总指挥杨波告诉记者,由于第一批救援队没有携带卫星电话,只能在与第二批救援队会合后才能获知被困者情况。
  A
  [救援接力]
  第4批救援队昨日出发
  昨晨4时50分,米林县政府组织的第4批救援队部分人员,从位于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入口处的派镇出发,前往保护区道路最终端,也就是7名徒步穿越者的出发地——派镇加拉村。
  在征得救援指挥部同意后,本报记者跟随采访。该段峡谷道路依山傍水,陡坡、“之”字弯众多,特别是经过派镇直白村后,路面更是狭窄艰险。虽然该段路程只有大约120公里,但车队直到上午8时许才到达。
  在加拉村一处开阔地,救援队员与先期到达的其他队员会合,并从车内卸下了救援需要携带的卫星电话、罐头、压缩饼干、饮用水、巧克力、方便面、白酒、香烟、氧气瓶、药品、折叠担架、绳索、藏刀等物品。
  在简短的出发仪式上,杨波要求该批22名救援队员务必听从指挥,注意救援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并要在每天12时至13时之间向指挥部报告救援进展情况。
  据杨波介绍,该批救援队的任务主要是替换前几批一些可能体力透支的救援人员,并向前几批人员补充物资。
  B
  [负重进山] 救援人员背包重量超30公斤
  在该批救援队出发之前,米林县已派出了共计43人的3批救援队(包括7人先遣队),使得一线救援人员人数达到了65人。
  在第四批救援人员出发现场,所有物品打包完毕后,武警战士所背负的大背包总重量已超出了35公斤,当地村民的背篓负重也在30公斤以上。来自林芝地区人民医院的肖学军医生也背负了1个大包,并外挂了1床被子。
  在出发现场,河南省户外救援总队总队长“岁月无声”和幸运逃生的驴友孙会涛不停帮助救援人员打包,并交流一些救援知识。“岁月无声”还委托肖学军医生向被困的3人转送一枚胸徽,“希望他们见到这个,能坚强撑下去”。
  本报记者也委托肖医生向被困者传达大河报读者对他们的祝福和关注。
  杨波告诉记者,米林县相对落后,条件不好,缺乏专业的露营设备,救援条件比较艰苦,全靠救援人员吃苦耐劳。
  C
  [最新进展] 首批救援者有可能已到达营救地点
  对于被困人员的位置,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有网友测算出被困者位置的具体方位为:北纬29.44.51.10;东经75.12.15.66。
  对此,杨波说:“这个位置是不准确的。在第一批救援人员中有一名当地的老向导西饶,他曾经23次穿越这条线。通过逃生者的详细描述,西饶已经知道了被困者的准确位置。”
  5月7日下午,杨波已接到第二批救援人员打来的电话,估计他们会在8日早上到达白马狗熊山口。由于这条线没有路,救援队每走一定的距离,就会用红布条绑在树上,作为后续救援队的路标。
  因条件所限,第一批救援队没有携带卫星电话,目前还不知道他们所处的位置,估计他们最快应在7日晚到达人员被困地点,慢的话,也应在8日中午到达。但是,只有第一、二批救援队会合时,指挥部才能通过第二批救援队携带的卫星电话获知被困者的情况。
  “理想状态下,大约需要十二或十三天,被困者可能会被营救到派镇。”杨波说,之所以时间这么长,是因为这条线根本就没路,多是60度以上的陡坡,个人行走尚且非常吃力,何况还要运送伤员。
  D
  [救援方式]
  直升机救援的申请没有回复
  救援工作展开以来,各方对到底该不该动用直升机进行救援展开了讨论。
  支持的一方认为,在山地难行的情况下,救援应当尽快启用直升机,快速反应,快速救援。
  也有不少读者认为,直升机不适合这里的救援。原因一是事发地崎岖不平,直升机难以降落,二是直升机在救援时,巨大的噪音和旋翼有可能再次引发雪崩,危及被困人员。
  对此,支持方说,直升机救援也可以不需要降落,可以悬停在一定高度用滑索悬吊的方式降落人员和装备,实施救援,将引发雪崩的风险降到最低。
  另据孙会涛介绍,事发地海拔在3300米左右,事发以后浮雪大部滑落,被困3人所处的坡面如果没有新的降雪,将是硬质雪面。
  对此,杨波说:“别看咱们这里一片晴空,但峡谷内可能是雨雪满天,受各种复杂地理条件的限制,用直升机救援的难度非常大。但为了救人,我们还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向上级部门提出了使用直升机救援的申请,但尚未得到回复。因此,这就决定了先进的设备无法发挥太大作用,目前主要还是靠原始手段进行救援。”
  E
  [生存挑战]
  天气变化莫测 事发已有8天
  最近几天,派镇天气晴朗,温度在0℃到20℃之间,但峡谷深处天气变化莫测,时有降雨,温差更大,给被困已有8天的3人生存带来极大压力。
  据孙会涛讲,魏峰的骨折伤口在事发当天经过处理,已经止血,再用上一些外用药,感染应该可以控制,如饮用水充足,存活应该问题不大。
  “但是,毕竟已经8天了。对伤员来说,这个时间已经接近存活极限,有很多现场情况没法预料,我们只有祝福他们。”他说。
  对于此前网上说魏峰有轻生倾向的说法,孙会涛说:“这纯属谣言,我离开时,魏峰依然谈笑风生,还给我交代了逃生报信的注意事项。”
  此时,杨波身边的一名工作人员说:“陪他的当地村民有疗伤土方,应该问题不大。”
  F
  [事故分析]
  雪崩应与丰水期提前有关
  孙会涛说,在决定此次穿越之前,他和魏峰已经准备了两年时间,仅列清单、采购物资就用了三四个月时间。
  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气候,两人也专门进行过研究,选择了温度合适、降水较少的4月份穿越。来到大峡谷后,他们找到了派镇的多位向导,他们曾在4月初与一名叫“上善若水”的网友耗时18天,穿越了大峡谷。
  “那次穿越共有14天都在下雨。”孙会涛说,按照他的预计,此次连续降雨后,大峡谷的降水将会有所减少。
  “这次雪崩,跟今年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丰水期提前关系很大,仅仅三四个小时,山上的大雪就下了没膝盖深,这个实在是出乎意料。往年的4月份很少有这种情况。”孙会涛说。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TOP

焦急等待 心揪紧  生命真的很渺小。。。

TOP

驴友遇雪崩2死3伤同伴5昼夜爬烂膝盖徒步求援

                        (转发)河南商报记者 邢军---

  河南驴友一行7人在徒步穿越西藏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时,遭遇雪崩,致使两名背夫当场死亡,3人受伤无法行动。为了拯救他们,伤势较轻的一名驴友和向导,徒步五天五夜返回求助,膝盖都爬烂了。

  目前,当地已派出44人的救援队,最快今日到达。有网友留言,希望这只是上天对他们的一次考验,生与死的考验而已……一定要挺住!

  遇险

  河南驴友遇险2人死亡3人被困

  “拯救生命,迫在眉睫!求关注,求增援!”5月4日下午,郑州网友@六月天6666 发微博求助,称他刚接到西藏传来求救信息,郑州两名户外运动爱好者于4月15日出发,徒步穿越西藏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他们和当地的背夫、向导等一行7人于4月29日在西兴拉山顶因雪崩发生滑坠事故,两名背夫当场死亡,3人重伤,一名向导和一名驴友轻伤后返回,4日下午4点到达西藏米林县直白村向相关部门求救。

  返回求救的是河南驴友孙会涛,他和向导目前正在西藏米林县养伤。

  他说,此次穿越行动,是他和驴友魏峰提前就策划好了的,并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出发前,他们在当地寻找了4名背夫和1名向导,买完保险签好协议开始徒步穿越大峡谷。

  4月29日下午3点左右,7人攀登至西兴拉山顶,因积雪太松,突然坠落山谷。两名背夫头部撞在岩石上当场死亡,另两名背夫1人重伤1人轻伤;驴友魏峰亦受重伤,左脚折断只剩皮肉相连。

  事故中,孙会涛和向导只受了轻伤。两人在半山腰较缓处设置了营区,为3名伤员做了紧急包扎处理,并留下了足够的糌粑、酥油、风干牦牛肉和高热量的巧克力,这些食物足以让3人维持10日左右的生命。

  随后,二人徒步返回求救。5天后也就是5月4日,他们才艰难抵达米林县直白村,两人的膝盖都爬烂了。

  救援

  当地派出44人救援队,天气利于救援

  昨日,商报记者从米林县政府安全总值班室获悉,当日下午4点左右,他们接到报警后,当即启动应急预案。两个小时后,由大峡谷著名向导西绕带领的5人轻装救援分队出发救援。

  随后,在当地一名副县长的组织下,成立了由民警、武警、医护人员等组成的12人救援分队,携带物资出发展开营救行动。截至目前,当地已派出44人参与救援。

  对于当地政府的快速反应,网友大加赞赏。但紧随而来的一个困境,让很多网友的心再次揪紧。网友“上善若水1969”说,他上个月19日刚从大峡谷走出来,也曾在西兴拉山遭遇雪崩,侥幸生还。从加拉到西兴拉,通常要10~12天时间(少于8人的队伍),“可忙”(孙会涛的网名)两人用五天五夜走出来,是出于求生的本能。

  而一支队伍,不可能像求生者那样疲于奔命地赶路。雪山上的遇险者能否等到他们赶到的那一天?尤其是腿受重伤,内心接近崩溃的“大家好”?(魏峰的网名。事发时,魏峰由于伤势过重,曾产生轻生念头,后被众人劝住)这也是孙会涛最担心的地方。

  网友@六月天6666说,救援第一梯队顺利的话,预计今晚(7日)能到,他们携带有卫星电话,可随时与外界联系。那时,才能知道3人的状况。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昨日下午网友@乐游-驰骋发布信息称:“接到米林县第二批救援队实时报道,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内天气情况非常好,可加快队伍推进速度,非常有利于救援队救援。”

  难题

  山地地形复杂,直升机救援难度大

  河南驴友峡谷遇险的消息在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很多网友在担忧3人安全的同时,也在“跪求”政府调派直升机救援。

  但遗憾的是,米林县政府在当地找了一圈,都没有一架直升机,只能徒步救援。

  而在专业驴友“上善若水1969”看来,就算找到了直升机,能不能派上用场都是一个问题。

  他说,西兴拉雪山一带气候极端复杂,对于进入峡谷的直升机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而且附近一带没有适合直升机降落的地点,直升机发动机和螺旋桨产生的噪声,可能会引发更大的雪崩与滑坡。所以,从理性和科学的角度出发,派两批人员,从加拉与扎曲分别出发进山救人是目前为止所知的最佳方案。

  如果没有直升机,如何把3人运出峡谷?众多网友都陷入了迷茫。

  据了解,雪崩的地点位于雅鲁藏布江与西兴拉雪山交界处,往西兴拉雪山攀登时一处坡度约为70度左右的山坡,具体方位为:北纬29.44.51.10,东经75.12.15.66。

  孙会涛担心,如果3人无法生火来化雪喝水,加上气温低和伤势恶化的影响,他们还是会有生命危险。

  朋友

  焦急等待前方消息

  网友“捏捏”是魏峰的好朋友,他说,魏今年34岁,郑州市管城区人,是河南一家户外俱乐部成员,曾经从米林县派镇徒步到墨脱,参加过专业户外领队培训考核。现在,整个俱乐部都在为魏峰遇险的事忙活,他的爱人已知道此事,但也无能为力。其母亲年事已高,而且前方消息太少,所以还不敢让她知道。

  河南驴友遇险的事,也引起了河南省体育局的重视。该局社会体育管理中心业务一部主任许洪波说,驴友遇险的地方并不是全程最难的地段,他们也是资深驴友,前期准备用了3年时间,此次遇险是个意外。中心一直在和当地联系,了解最新进展,同时,已派人赴当地参与救援。

  在商都网上,3月23日,魏峰发布了整个行程路线图,并留下了出发誓言:我们没有强大的后援支持,没有高端的户外装备;至少我们在努力,我们有信心;在大自然中,生命显得是那么的渺小,成功与否还重要吗?

  转自8264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TOP

快讯:河南驴友雅鲁藏布江遇险续 第四批救援队出发
                     2012年05月07日14:49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记者 许会增)河南驴友和当地向导徒步穿越西藏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时因雪崩遇险后,当地已经派出三批救援队进山营救。5月7日凌晨4点30分,第四批救援队出发进山进行营救和支援。

  今日10点04分,网友“乐游-驰骋”发微博告知救援的最新进展。微博中称,今天凌晨4点30分,第四梯队进山进行营救和支援,其中有一名外科专家从医院赶到派镇,并携带大量药品进山。河南户外救援队总队队长“岁月无声”、大河报以及河南电视台记者在加拉村为他们送行。“祝他们早日凯旋,平安归来。”该网友在微博中送上了自己的祝愿。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TOP

现在怎样了? 关注
   祈祷。。。

TOP

为他们祈福,保佑他们平安。

同时也要警醒我们自己。生命不可以重来.......
仁,忍

TOP

祝福救援队可别再遇雪崩,

直升机是扯淡,但不清楚高原是否可以飞热气球?
老赛 发表于 2012-5-6 19:06



    也是异想天开

TOP

祝福救援队可别再遇雪崩,

直升机是扯淡,但不清楚高原是否可以飞热气球?

TOP

4月20日穿越雅江大峡谷的队伍遭遇不测。谈谈我的救援建议
http://bbs.8264.com/forum-viewthread-tid-1236008-fromuid-16835687.html

昨天晚上7点多,突然接到兄弟客栈何姐的电话,噩耗传来,420日进山的队伍在无人区核心区域的西兴拉雪山遭遇雪崩滑坡,2人遇难,大家好腿受重伤,其他队员均有不成程度的受伤。可忙与一名背夫用5天五夜赶回加拉求援。
由于自己刚经历那段刻骨铭心的路程与日子,所以特别理解困在里面的兄弟(无论是藏族还是汉族)。所以,率先在本网站公布了消息,但后来何姐打来电话,说当地公安、旅游部门正在调查此事,等统一口径后再公布信息。
本人出于尊重何姐的态度,修改了内容,仅留下标题。晚上与何姐沟通,得知,当地旅游部门已经派(请注意:是)著名向导西饶带领一支20人的救援队连夜赶往西兴拉。而同时,在网络上, 乐游户外运动俱乐部 公布了遇险者的求救信息。如下:
乐游户外运动俱乐部: 拯救生命,迫在眉睫!求关注,求增援!54日下午16点得到西藏传来求救信息,郑州两名户外运动爱好者与415日出发,徒步穿越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一行7人于430日在西兴拉山顶发生滑坠事故,当场两名背夫死亡,3人重伤,一名向导和一名队员轻伤后返回,今天下午16点到达直白村向相关部门求救。。

我上月19日刚从大峡谷走出来,也曾在西兴拉遭遇雪崩,侥幸生还。。所以,对于陷于绝境的驴友,深表同情。但是,当得知西饶他们的行进路线后,我有一丝担心。一、从加拉到西兴拉,通常要10~12天时间(少于8人的队伍),可忙两人用五天五夜走出来,基本是求生的本能,据何姐说,两人的膝盖几乎爬烂。。而一支20人的队伍,不可能向求生者那样疲于奔命的赶路。。雪山上的遇险者能否等到他们赶到的那一天?尤其是腿受重伤,已经失去一只脚,心理接近崩溃的大家好??他们三人在雪山上的取暖、饮食能否捱到救援队伍到达???这是我深深忧虑的地方。。
二、从我此次穿越的经验来看,从排龙进入到扎曲在过江,然后经巴玉——错带——西兴拉,这样的路线,完全可以用三到四天,最晚五天来完成,比加拉到西兴拉可以节省一半以上的时间。。。但是,其中最困难的是救援队反向横切西兴拉雪山的危险,都是生命。
社会救援,确实有着诸多艰难的选择。
三、有很多激情的驴友表示希望国家部门派直升机前往救人,这是一个误区。。西兴拉雪山一带气候极端复杂,对于进入峡谷的直升机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且附近一带没有适合直升机降落的地点,直升机发动机和旋翼产生的噪音,可能会足以引发更大的雪崩与滑坡。。所以,从理性和科学的角度出发,派两批人员,从加拉与扎曲分别出发的方法进去救人是目前为止所知的最佳方案。。。

发表本贴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发大家的共鸣,呼吁社会伸出手来,用更科学、更加理性的态度把陷入绝境的遇险人员尽快的拯救出来。!!!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TOP

拯救生命,迫在眉睫!求关注,求增援!
http://bbs.8264.com/forum-viewthread-tid-1236167-fromuid-16835687.html


相关链接


4月20日穿越雅江大峡谷的队伍遭遇不测。谈谈我的救援建议
http://bbs.8264.com/forum-viewthread-tid-1236008-fromuid-125851.html


雅江大峡谷无人区17天穿行纪实(2012.04)<持续更新中>
http://bbs.8264.com/forum-viewthread-tid-1232673-fromuid-125851.html

花雕第一摄影专题:雅江峡谷40天<摄影5000张,发图480张>
http://bbs.8264.com/forum-viewthread-tid-66473-fromuid-125851.html

[藏南无人区]探寻世上最后的秘境天堂——雅鲁藏布大峡谷左岸穿越纪实[全部图文]
http://bbs.8264.com/forum-viewthread-tid-562323-fromuid-125851.html
大峡谷之春—探秘雅鲁藏布江大拐弯(更新完毕,一楼给出相关最新的信息)
http://bbs.8264.com/forum-viewthread-tid-1191658-fromuid-125851.html

行走在雅鲁藏布大峡谷
http://bbs.8264.com/forum-viewthread-tid-65501-fromuid-125851.html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TOP

转发来自凤凰网的消息:
http://news.ifeng.com/society/2/detail_2012_05/05/14337480_0.shtml


CNTV消息(网络新闻联播记者王在华何川报道)“三人重伤被困雪山,急需直升机救援!”5月4日,河南网友“六月天666”微博求救称,“朋友所在的7人户外探险团队,在西藏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遭遇雪崩,2人当场死亡;3人受重伤,困在雪山上已经5天;2名受轻伤的探险者返回求救,目前西藏米林县政府已派出44人救援队前往营救,但到达事发地点预计还要至少4天。”
5月5日中午12时30分许,网络新闻联播记者通过“六月天666”联系上了正在西藏米林县养伤的河南驴友孙会涛。据孙会涛介绍,4月中旬,他和河南乐游户外俱乐部的驴友魏峰相约西藏林芝米林县,计划穿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他们在当地寻找了4名背夫和1名向导,买完保险签好协议开始徒步穿越大峡谷。但他们并没有向当地政府备案,也不知道当地主管部门是否允许沿此线路徒步穿越大峡谷。
4月29日下午3点左右,7人团队攀登至西兴拉山顶,突然遭遇雪崩被打下山谷。2名背夫头部撞在岩石上当场死亡,另2名背夫1人重伤1人轻伤;驴友魏峰亦受重伤,左脚折断只剩皮肉相连。事故中,驴友孙会涛和向导只受了轻伤。两人在半山腰较缓处设置了营区,为3名伤员做了紧急处理,随后徒步返回求救。5天后也就是5月4日,他们抵达米林县直白村向当地政府求救。
当日下午16时许,米林县政府接到报警后,当即快速启动应急预案。2个小时后,由大峡谷著名向导西绕带领的5人轻装救援分队出发救援。随后,12名由民警、武警、医护人员组成的救援队携带物资出发。米林县政府安全总值班室工作人员表示,截至目前,当地政府已经派出44人的救援队参与救援。
对于政府的快速反应,孙会涛非常感谢,但他非常担心同伴的安全:“我出来求救用了5天,救援队徒步救援还需要至少4天,接下来几天西兴拉山上下雨又下雪,在高原缺氧的情况下,我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撑得住……”米林近几日都是阴雨天气。
孙会涛说,救援队走的是遇险者徒步穿越时的道路,另一条救援道路可从排龙出发,最快一两天即可到达,但不属于米林县的辖区,雪山上的道路情况也不明了。“目前最快的是直升机。”孙会涛和他的同伴呼吁政府调用直升机救助。当地政府遗憾的回复说,当地找遍了都没有一架直升机,只能徒步救援。
对于3条鲜活生命的救援,中国网络电视台将密切关注。
背景资料:
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大峡谷核心无人区河段的峡谷河床上有罕见的四处大瀑布群,其中一些主体瀑布落差都在30—50米。最佳徒步时间为6月初—10月中旬,10月以后由于大雪,墨脱会封山至来年6月,无法进出。4月和10月是进入墨脱的最好季节,这两个月里在大峡谷一带雨水较少,无塌方、泥石流的危险。而6月至8月的雨季中,进出墨脱的一些小路却是危机四伏。


祈祷逝者一路好走
祈福生者平安归来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