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大头在2007-1-26 9:39:16的发言:
转帖一篇文章:
请勿一切以户外的名义
户外在中国发展的十年,造就了无数英雄式的人物和激动人心的事件,渐入人心的户外观念和平民化的各种户外运动方式为喜好运动,爱好旅游和探险的人们所接受与推崇。许多在户外大旗的感召下投身和参与的各种活动层出不穷,媒体的追捧和棒和的声音此起彼伏。许多人或机构打着户外的旗号犹如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自由主义先驱者们带领着民众以狂热与向往并存的情绪冲向山区,高原,河流,寺庙,山村……所有这些都是户外吗?所有这些都能以户外的名义进行吗?
什么是户外?
出了门就是户外?这是否是个太泛的概念,现在有大户外,泛户外或全民户外的各种名词出现,几乎能够淹没户外的真实面貌,在可以罗列的种种区别于传统体育竞技的玩法中,人们找到了组成户外的元素:健康,自然,探索,团体合作,拼搏,陌生的期待与未知的旅途。没有什么运动能象户外这样包罗万象,户外的多面性造成了概念的模糊,观音有十一面相,户外有多少种,我不知道。繁花渐乱迷人眼。每个人都能在户外的大环境中看到些什么,也期望能在其中得到些什么,只有信仰与参与才是不二法门。我不喜欢叫真,也许是户外给了我比较平和的心态,但什么是户外,每个人参与其中都会有自己的认识,而随着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的增加,这种认识多少也会发生改变,那你忘记了参与的初衷了吗? OUTDOOR是比较形象的英文,OUTSIDE似乎又带了些抽象的概念,。我个人认为,户外不只是动于行,更是发自于心的一种活动。
狂热的户外运动爱好者,比如登山者们认为户外就是登山。一切在自然界广泛开展的有氧的缺氧的促进肾上腺素分泌的活动,都可以视为户外运动,就运动的广泛性来说,户外运动只是其中的一小块,而就强度来讲,并非每项户外运动都值得夸耀,曾经与一位曾经是长跑运动员聊天,我说登山前我训练时每天跑20圈,他说,他们训练时每天跑100圈!我无语。所以后来我越来越看不惯那些到处炫耀说在野外如何一天走上几十里路,还强调说背着几十斤重的大包的户外运动爱好者们。据文献记载,在川康路上的背米人,负重在150斤以上,250斤以下者每日可走四十里,负重在150斤以下,100斤以上者可走七十里,负重在100斤以下者,可走百里。单就运动来说,户外是强身健体的一种方式,它摈弃了枯燥乏味的单一运动模式,溶入山野的活动,带来的是身心共同的修炼。我更愿意把户外看做是单纯的运动方式,只要你能够放松身心,并从中获得乐趣和挑战,就是好的活动。而登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项户外运动,如同所有成熟的运动项目一样,它需要训练,经验积累,团队合作,而更重要的是,它需要超越,需要拼搏,需要勇气和技巧的完美配合,它所具备的,更多的是体育精神,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所以,它更有感召力。户外的概念,在运动这个层面,还是单纯些好。
户外是面大旗,不是什么都应召之门下,户外也有无法承托之重,文化,民俗,宗教等等地域的独特文明之处,对我们异乡人来说,可能是新奇和刺激的,对于当地的民众来说可能早已是习以为常地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实际上,对于山里人来说,来到陌生的城市森林,何尝不是另一种充满未知的探险甚至是冒险行为呢? 就算是地理科考,动植物研究,深入不毛,也不应该归为户外的范畴,我不认为珠峰测量是户外,它是借助登山的手段去完成科学的目的,而其实际意义早已在户外之上。科考与户外区别大了,只是在某种程度上,这两种目的不同的活动融合在了一起。就如十九世纪末的欧洲贵族的亚东远征活动,现在看来是地道的户外活动,在当时也不敢象现在的一些机构刻意打着户外的旗号去考察一个古国的文明。但我们希望有个窗口,从中我们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去了解类似地理发现,科学考察,宗教民俗体验等等我们陌生的领域,户外更应象是船,承载我们的期望与好奇到达事实具现的彼岸。
不知道何时开始,户外成为了一种时尚运动,玄藏有知,当为户外的开拓者和创新者,在久远的唐朝就已完成我们现代人也无法想象的户外探险经历。各行都有祖师爷,不知是否应各家户外店和俱乐部都要供奉法师徒步装的画像? 户外成为了SHOW,成为了交际的野外舞场,年轻的男女们寻找着惊险,激情,忘乎所以的自由,行前回后的啸聚,功略,经验,装备,图片,故事的分享,充满泡沫的激情与深刻体验,一次终身难忘的牵手,一场发生在户外风花雪夜的事。崇拜与被崇拜,追捧与被追捧,鼓励与被鼓励,一切都以户外的名义。 似乎不户外就不够COOL,不会生活, 然而,真正户外呢? 仅仅是不变的出行回归?仅仅是纵情山水?仅仅是为了捐助的豪华炫耀还是释放压力的临时解脱? 脱掉外衣的户外,其实很简单,也很平常。有位外国女极限运动者说的很好,即使在自家的后院,也可能进行一次探险的活动。
我曾一度把户外当做江湖,现在看来,充其量只是个小江湖而已,江湖是讲义气的,是讲帮派的,是有大侠和虾米的,江湖也是有规矩的,是有漂泊的苦与乐的,江湖是刺激的和好玩的,当然也是深浅莫知的,真诚与背叛只是道义的两张脸,理想与现实只隔着一扇门,安全与危险入了江湖,谁也说不清。户外并不是净土,对于人生这个江湖来说,户外还是幼稚的,但还是生命旺盛的。现在大家的问语是,你在玩户外吗? 我感到一股凉气, 户外是好玩的,有不同的人,不同的地域会发生不同的事,这些是另人期待的,玩的好的话,是容易出成果的,玩不好的,也容易金盆洗手,不受约束,对于有些人来说,户外是天堂,,是远离束缚,教条与世俗的理想之地,也是探询未知,体验生命真谛的旅程,这些玩家们是这么想的吗? 打着户外的旗号是否就代表了自由与理想,探索与发现了呢? 说不清楚,就象江湖。为何说小呢?因为我认为户外的路再艰难,不如生活的路难走,户外是人的户外,没有人的地方是野外,生活教会我们户外,户外使生活变得有意义,但大部分人还是被生活左右着。户外更象是生活里的一个圈,一个学校里的班级。而生活中面临的挑战远比户外要大的多。我不是有意把户外与生活分开,实际上我更希望两者的界限能更模糊些。
每件事都有本我的意义,无须冠以户外的名义,户外就是户外,也不需要其他的名义。
建议组织者们每次活动前都办个培训班,给TX们传播点户外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