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换一个角度来考虑问题——
正是因为大连户外商家以及俱乐部早期的发展水平落后,难以满足户外爱好群体的基本活动需求,才给AA制的发扬提供了机会?
个人始终认为商业化和AA制应该是相伴相生,互惠互利的。看看户外发展的一线城市,往往是商业运作得很好,AA值得发展也很有水准的。可惜的是,大连的商业化缺乏中端、低端的良好运作。树没有种好,自然也就没人能借此乘凉。
——以中低端活动为主的俱乐部主要面对两类客户群体:初涉户外体验新奇的准新驴,(扩大户外爱好者群体);希望技术支撑的准老驴,(提高户外主力群体的技术水平)。
因为新驴队伍更新缓慢,甚至慢于引退的速度,所以地区总体爱好者群体在不断萎缩。因为缺少专业的技术支撑,所以地区的总体户外技术水平持续低迷。
因为玩伴越来越少,因为玩法上难以推陈出新,这种商业发展的缓慢导致的大环境不景气,带来的是AA队伍的逐年锐减。
——AA制针对的群体,我想,应该是一群有国共同户外经历,有着类似户外爱好,且性情相投的一个个小群体。他们的户外兴趣已经被发掘,而又不满足于户外商业提供的缺乏温情和利益至上的服务,于是寻求自由组合,开辟一些小天地。
AA制的无拘无束,DIY的活动设计,队友间的亲情,给了户外一种不同于商业化的理想空间。如果AA制在一个地区没有了市场、也就缺少了最有效的宣传材料,难以想象那些走出去的人是不是还风雨无阻的常年的跟着俱乐部在走,难以想象前一拨人统统挂靴了,俱乐部还怎样说服更多的人走向户外。
——我们可以归结到山地资源的稀缺,可以归结到地理位置的偏远,可以归结到户外的装备商、商业俱乐部、甚至商业性的论坛的目光短浅。但带动本地区户外运动的发展,不该是AA制倡导人群的责任,也并非一个非商业化运作的论坛的义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