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自我队行进路线图
J组(挑战自我队)行进线路分析及总结:
一、队伍
队长:文哥
队员:蓝信、小鲨鱼、Kitty
替补:格呢
二、任务
J——38/58/28/37/42/22/11/54/64/24/
三、完成任务情况及线路分析:
计划路线
按照任务书(38/58/28/37/42/22/11/54/64/24/),计划线路是:共同路线42-58-38-37-22,22点分组,1组11-28-24,2组64-54-24;计划线路应该是一条合理的线路,基本都是山脊、山谷和机耕路,完成所有点及奖励点,没有重复线路。
实际路线
共同路线42-58-38,由于寻找37点失误,舍弃22点的奖时,提前在36点分组,1组22-11-28-24,2组37-54-64-24。
整个行程总耗时8小时26分钟,10点全部完成,舍弃了一个22点的奖时
1、出发,8:53
2、首点42,9:44。寻找任务书耗费了时间,当初识图咨询会时忽略了任务书的埋藏范围;拿到任务书后,决定全体共同走58(奖励点)-38(奖励点)-37-22(奖励点),然后分组寻找剩余的几点。
3、奖励点58,10:05;由42点直插上来,顺利,下山途中丢了一张图,心里胆突突。
4、奖励点38,11:19;下山选择机耕路,幸遇啦啦队,借到一张图,幸运,谢谢(忘了问名字),顺利找到此点;继续寻找37点时,因为选择山谷路线,地形查看失误,直接插到了36点,权衡后决定在此分组(1组:文哥、小鲨鱼;2组:蓝信、Kitty),舍弃22点的奖时;这时候感觉指南针是多么的重要
5、点22,13:09;1组沿36-22点之间的山脊很顺利到达
6、点37,13:18;2组手中没有了指南针,不断对照地图看地形,还是失误了,直接到了38点,马上返回找到37点,这时候又明显感觉海拔表是多么的重要。建议:如果选择舍弃37点应该是个明智之举,可以共同到达22点,争取奖励,核算一下也就浪费20分钟,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7、点11,14:20;1组一路沿着22-21-16-15-14-13-12-11的山脊线行进,11点比较隐蔽,寻点费了点周折。
8、点54,14:46;2组从37点沿山脊直接下到山谷,插到机耕路,在老农家补给饮用水,稍作休整,沿水库边路过大本营(在此Kitty提醒借个指南针,我也没理会,听说后来被称为武夫,呵呵),直接穿到54点,54点北侧都是悬崖,我们走到53点,寻到一个缓点的坡,艰难爬到山下,穿过农家直奔64点。
9、点28,15:33;1组从11沿来时的路返回21点,顺山脊找到机耕路,很顺利找到28点,接着下山沿机耕路奔末点24而去。
10、点64,16:05;2组从农家穿到65点的位置,这里虽然地势平缓,但是砖厂挖土,山已经不成样子,地形判断较困难,只好凭着感觉找上山的路,最终艰难找到64点;然后沿山脊越过63、62点,下到机耕路,为了节省时间选择直接上山,荆棘密布,地形难辨,只好硬着头皮往前闯,反正大致方向没错,最终总算看到28点附近的机耕路,直奔末点24。建议:应该选择沟底机耕路,虽然绕点路,但是也比盲目穿山节省时间。
11、末点24,17:20
四、总结
收获:
1、认识了定向赛,认识了地形图,结识了好朋友,知道了海拔表。
2、尽量选择山脊或者机耕路,这样容易辨别方向。
3、遇到困难要充满自信,冷静处理,特别是领队。
教训和不足:
1、对地形图没有距离感,以后要加强识图能力。
2、对海拔表的作用认识不足。
3、有时为了省时间选择直接穿山越岭,由于地形复杂,荆棘密布,方向不易掌握,反而浪费了时间。
4、一定要做好准备和路线分析,确定好自己的位置,不能盲目寻点。
5、对地形认识不足,过于乐观,2组后半程休息和游玩的时间过长。
6、比赛中要权衡利弊果断取舍,赢得更多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