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黑心商家的促销陷阱
一、“清仓甩卖”没完没了。许多商家过节前后打出“清仓甩卖”、“即将停业,最后几天销售”的牌子,都是吸引顾客的幌子,有的店一、两个月都竖着“最后几天”的牌子。往往是已过了几个“最后几天”了,活动不仅没有停止,而且销售商品的品种越来越齐全,大量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商品被“甩卖”出去。
你们一定要好好想想那些大品牌,怎么有那多的滞销货品在卖?还能齐码齐色?
其实后方工厂在不停的生产!当然了,一定要偷工减料了!价格一定要正品价格了,一打折,你就觉得拣了“实惠”了!
二、先抬价再打狠折。四折、五折的诱惑,着实让人心动。而实际上,许多商家都是在原价提高的前提下才“打折”的。这样,虽然给顾客造成了降价销售的假象,但打折下来的价格并不低,甚至更贵。
其实打折价才是它的正常售价!确实甚至更贵!
三、赠奖券送微利套大利。有些商家在节前推出一项措施:顾客购买商品达到一定金额,可以领取相应的赠票、奖券或小物品。这项奖励措施,乍一看很吸引人,可顾客买来一大堆商品后,却发现商家赠送的购物票或奖券面值小得可怜,若不想“弃之可惜”,就只能再添钱购买其它高价位物品。
相信你已经上过当了!
四、买一送一“两重天”。按常理,买一送一就是买一件东西就应该再送一件相同的商品。然而,很多商家采取模糊概念,有意不说清楚,“买一”是高档商品,而“送一”则是价格低廉的小礼品。更为巧妙的是,也有买一送一是同一件商品的,但“送一”的有可能是残次品或过期产品。
这是保暖内衣最爱使用的花招~一套保暖内衣的成本在几十块钱,当然值得买一送一了!
在此提醒广大同学们,对市场价与实售价存在巨大差距、赠品超出商品本身价值的商品,要提高警惕、仔细甄别,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对一些看上去很诱人的促销游戏规则一定要问清楚后再参与,以免给自己造成损失。
例如:购买水产品要格外小心。目前,工商部门已发现个别不法商贩将一些水产品的原包装打开解冻后,再用福尔马林等化学药剂浸泡,二次封冻出售,以增加重量。在工商部门的检查中,曾发现过一板130克的虾,解冻后仅有90多克。虽然是小伎俩,但一批批的消费者还是栽在上面!
上当受骗的人那可是前仆后继啊!那可是相当的防不胜防啊!
那也得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14 16:52:3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