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安全沙龙(1)纪要之一
——bear整理
纪要内容较多,一个帖子装不下,故分为一、二两个帖子。本帖为纪要之一。
案例回顾:户外安全案例之1——两驴友北京灵山失温致死 http://www.trekker.cn/viewthread.php?tid=17724
1、灵山事故的反思与总结
1.1 理念层面分析
1.1.1 户外运动不是一项竞赛运动,而是一项团队运动,是一项战胜自我的运动,包括战胜自我的虚荣心。
有违这项理念,导致的最直接的现象,就是行进中分队的问题。
在户外大家一直都提一个名词:强驴。在我(以bear为第一人称,下同)看来所谓的强驴应该不光有体力,而且有综合能力,更重要的是他的体力是用来维护团队的安全,而不是用来炫耀,甚至拖垮自己的队友。只有在队友出现问题时,强驴的体能才应该派上用场,平时他应该跟大家一样。
如果论体力,我们可能很少有人能超过当地背夫、向导。我们与他们的不同,其实是在于我们是团队合作,我们享受这份团队合作的过程,而使我们的整体能力超过当地背夫。
不分队的实例之一:10年腾格里沙漠穿越过程中,全队13个人能始终走的像一个人一样,没有放羊,这次是我对队员最感骄傲的活动之一。这次活动对讲基本没用。
http://www.trekker.cn/viewthread.php?tid=12509&extra=&highlight=&page=1
1.1.2 户外运动,出行前定的目标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坚持固然重要,但学会改变,甚至放弃更值得钦佩。
只要回来后进行总结,导致放弃的原因就可以。
户外应该是一个享受过程和感受团队合作力量的运动。
放弃事例一:09年锦江大峡谷穿越
放弃原因:路线只完成了计划的一半。具体原因:原计划与实际情况不符,整个原计划路线应该至少是个5日的活动。现在用几乎一天时间进去,再用一天时间出来,实际在峡谷中穿越的时间只有一天,太短。
http://www.trekker.cn/viewthread.php?tid=9752&extra=&page=1
没有放弃导致危险的实例:歇马山第三次南北对穿尝试。
原因:(1)与气象预报不同时,天气突变后,没有重新评估整个计划。
(2)对人员技术准备不足,导致下降时间过长,使用了整个计划的备用时间后,没有意识到危险已经上升。
(3)对未知路线的风险估计不足,认为只要翻过两扇门,就可以顺利过去难点,找地方露营;没有意识到,计划中备用时间已经没有了,不可以再出任何意外了。
(4)以前设计路线时,一直留有备用时间,用于应付一次意外或者事故。但当一次意外发生后,备用时间被使用,就应该果断中止活动。
没有出事故的原因:(1)队伍里,人员能力比较强。
(2)路线因为已经走过两次,比较熟悉。
http://www.trekker.cn/viewthread.php?tid=3195&highlight=
1.1.3 路线计划,或者领队的规定应该执行,一直信奉:越是自虐的路线越要军事化管理
这次活动中,领队煊儿规定两点下撤,而其他人都按照领队的规定下撤了,并且安全,说明这是正确的。而作为决定登顶的两人,在决定那一刻起,他们已经与原有的那个活动无关了,他们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
自虐过程中的领队应该能拉下脸来,必要时要真发火假生气,因为一个人的行为而使全队人员处于危险之中,也是一种不负责的表现。同时,领队应该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但一旦做出决定就不容争执,因为一些事故或者紧急情况下,争执甚至各行其是是危险的。
其实敢于这样做的领队是冒着极大的风险,因为如果决定是正确的无所谓,如果不正确将面临更大风险,这时领队应该敢于担当。好的队员也应该义无反顾的执行,有什么问题等事后总结。
按规定执行的实例:岗什卡登山严格按照原定的关门时间下撤,即使天气允许,即使体力没问题,即使离顶峰只有一百米....
http://www.trekker.cn/viewthread.php?tid=11048&extra=&highlight=&page=1
1.2 技术方面的错误
1.2.1 天气恶劣,准备不足。每次行程中,恶劣天气不是取消或者改变的必要条件,准备不足才是。
只有当准备和人员能力不足以应付环境的改变时,才应该取消或者改变活动。
如果小飞找到比较背风的地方,小飞背包中的物品,有可能让他应付一宿。但丢失了背包,让他丢失了一切。曾经在登慕士塔格峰时,听新疆登协的老教练讲过,他们在登公格尔九别时,怎样靠登山包、睡袋,在零下三四十度,海拔7000多米的山上挖雪洞顶过一宿。代价是他丢掉了半个脚掌,和几个手指头。
请看这个测评,当时温度与小飞当天温度相仿,物品比小飞准备充分,所以说有可能。。。。
http://www.trekker.cn/viewthread.php?tid=16892&highlight=
下面从失温的三个条件风、冷、湿说起:冷对于失温很好理解;再说湿,就是任何情况下要保持衣服,尤其是贴身的衣服干燥,否则,失温的几率大增,所以领队在队伍出发时,一定要告诫大家少穿衣服,如果刚开始走的时候觉得冷,那么走的过程中可能会合适,或者在出发后十五分钟左右,让队伍停下来,大家脱衣服,以保持衣服干燥。这里着重说一下风寒效应,因为它的可怕常常被忽视,使领队忽视留意活动当天风的级别。
风冻效应表
这个表非常不好记,我一般总结为风力每增大两级,如果室外气温为零上,则体感温度下降3~5度,如果室外气温在零下时,体感温度下降6~8度。
灵山当天的温度有人测得是-22度,按照海拔没上升1000米,温度降低6度算,应该是-28度,当时风力应该在7级左右,也就是大约时速60公里,所以当时小飞如果不避风的话,体感温度应该是零下60度左右,生还几率渺茫,但他们一定会选择避风,所以估计体感温度应该在零下40度左右。
PS:失温
在轻度失温时,只要更换湿冷的衣服、避风,等简单方式即可恢复。当核心体温降至35度以下,就开始中度失温,比较危险了,这时已经意识模糊,走路踉跄,甚至开始觉得热,开始脱衣服了,就是中度失温,再发展下去就是重度失温了,经过皮肤出现紫斑(我曾经亲身经历过),间歇性抖动等症状后,核心体温就要降到30度,这时人跟死了一样,进入冬眠状态,皮肤发白,脉搏和呼吸微弱,有时会蜷缩成一团,人已经硬了。这时一定要坚持救助,因为失温的恢复是一个极缓慢的过程,应该用热水瓶等物包裹毛巾衣物,放在患者手脚,腋下等部位,升温,同时给患者喝温水,直到排尿,(在登协高山向导培训时,曾教过一个极端方法,就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给失温者温水灌肠)并不断从外部给患者升温,比如在睡袋中放入热水袋或者抱着失温者,但切记升温太剧烈或者搬动失温者。
1.2.2 目标的调整
个人总结:安全=(天气+路线难度、强度)/人员能力。(人员能力包括体力,技术,装备等综合能力)
所以当气候或者路线难度发生变化时(比如13年元旦龙眼穿越中,因塌方导致路线中断的队伍),要及时评估人员能力是否足以应付这些改变。
1.2.3 分队会增加穿越的强度,难度,甚至导致危险。一个队伍使用对讲的频率,可以看出一个领队带队的水平。
如果一定要分队,那么就要是有计划的。
所以一直以来带队都强调团队合作,队伍始终要走在一起,既然大家一起来的,就要安全的一起出去。为了不分队,可以让节奏比较慢的同学走在最前面,第二位放一个认识路的,其他人按照他的节奏走,这样所有人都不累,(这里估计有朋友不同意,觉得按照慢的节奏走累,其实体力好的人按照比较慢的节奏走,只要适应一段时间,就会很舒服,反而是变节奏走,最耗费体力)
一直以来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怕慢,就怕停。
事例:尖山子登山(我们国内几个比较喜欢阿式登山的队友,组建的一个登山队,每年登一两座技术型雪山,11年是尖山子)
原因:技术误操作,导致背包跌落后,队友不离不弃。呼市长跑的一句话:“要上一起上,要下一起下”,只这一句话就是过命的兄弟啊。别忘了,离顶峰只有一百米了,天气很好,时间还早,装备人家也齐,而且花了很多路费。。。。。。。队友为了我,选择了放弃!
http://www.trekker.cn/viewthread.php?tid=13831&extra=&highlight=&page=1
1.2.4 迷路
关于这一点,个人觉得存在疑问,事后很多人认为小飞的死亡地点不是他的放包处,因此判断他迷路了,但是也有可能他回到放包处,发现包不见了,到处找。
1.2.5 关于领队煊儿
个人觉得她在领队过程中,有管理不力,导致分队,并无力控制队伍中人员的问题,但不是大问题,也是当今户外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她规定的两点下撤,事后从服从规定的人都安全这点看,又是十分正确的。只是如果她确实在活动的车费中赚钱了,那。。。问题就大了。
最后给大家的一个问题:
(1)队友们说小飞应该体力没问题,他应该是为了救助队友,才遇难的。
问题是:小飞是否应该选择,把装备尽可能的留给队友,自己下撤请求救援?
(2)如果他因此得救,并队友遇难,那么现在指向煊儿的矛头,是否会针对小飞?
相关链接:
http://www.trekker.cn/viewthread.php?tid=17769&extra=
召集帖:http://www.trekker.cn/viewthread.php?tid=17725&extra=page%3D1
欢迎光临 大连穿越者户外论坛 (http://47.57.126.114/)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