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先生的《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的图和小文:
人的一生,遇上过多少个一钩新月天如水的夜? 此夜,可能是良朋对酌,说尽傻话痴语。 此夜,可能是海棠结社,行过酒令填了新词。 此夜,可能是结队浪游,让哄笑惊起宿鸟碎了花影。 此夜,可能是狂歌乱舞,换来一身倦意,却是喜悦盈盈。 但,谁会就在当下记取了这聚的欢愉,作日后散的印证?蓦然回首,人散了,才从惘然中迫出一股强烈的追忆,捕捉住几度留痕。 聚、散、聚、散,真折煞人了。 今夕,人散后,夜凉如水,请珍重加衣。 |
关于新月还是残月的点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 胡懋仁
-------------------------------------------------------------------------------- 看了《中华读书报》中《看法》栏目中的一篇读者来信《丰一吟的襟怀》,不禁引起我对新月还是残月讨论的兴趣。我从小就喜欢读丰子恺先生的书与画,觉得虽然不是轰轰烈烈,但总有一股雅趣渗透于其中。“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这幅画我也看过,也很喜欢。虽然丰先生画的是残月,而标题却是新月,文与题似有不同。有 人还建议把残月改画成新月。然而,细考察起来,其实这残月并不很容易地改为新月。
月相每日不同,一个月循环一次。我们一般能看到月亮的日子大都为阴历初三至廿八左右。如果划分一下,每月望日(阴历十五)夜半子时,圆月正在我们的头顶,而每月朔日(初一),月亮处在太阳与地球之间的位置上,谁也看不见,在夜半子时,月亮应在我们的脚下(即地球另一面的天空中)。这样算起来,每月初七、八日,夜半子时的月亮应在我们西边的地平线的位置上,每月廿二、廿三日,夜半子时的月亮应在我们东边的地平线的位置上,而这时的月亮并不成钩状,而是半圆状。成为钩状的月亮只是初三至初六,或廿四至廿八。我们看到钩状的上弦月(新月)的时间一般为晚六点(夏季会更晚些)至晚九点,晚九点的月亮已近地平线。
再回到丰先生的那幅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人们何时散去?是晚九点以前吗?这似乎不太符合人们晚间聚会的习惯。即使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的夜生活远没有今天丰富,但似乎晚九点以前就散去,总觉得好像没有尽兴。当然,这种可能性也存在,只是到九点散后,新月已近地平线,还能看到“一钩新月天如水”的景象吗?
如果丰先生画的不是新月,而是残月,要看到“一钩新月天如水”的景象就要在夜里两三点或者四点左右了。这种可能性当然也会存在,只是不大可能经常出现。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丰先生画的并不错,只是题目中的“新月”就不是我们平常理解的新月的意义,而是新升起的月亮之意。如果是这样的话,丰先生的画与题就都没有什么错。
再说回来,文学艺术不是科学,没有必要那么严谨。《红楼梦》中少爷小姐们的年龄从来就没有搞清楚过,也总对不上茬,但并不影响人们对它的喜爱和它本身的价值。丰先生的画也是一样。画的意境让人喜欢就够了,别的事有必要特别叫真吗?
胡懋仁
这家伙也是大家,这个文章写的放屁带沙子,藏而不露的哈哈,,不过这一段
对我们到是很有用的
月相每日不同,一个月循环一次。我们一般能看到月亮的日子大都为阴历初三至廿八左右。如果划分一下,每月望日(阴历十五)夜半子时,圆月正在我们的头顶,而每月朔日(初一),月亮处在太阳与地球之间的位置上,谁也看不见,在夜半子时,月亮应在我们的脚下(即地球另一面的天空中)。这样算起来,每月初七、八日,夜半子时的月亮应在我们西边的地平线的位置上,每月廿二、廿三日,夜半子时的月亮应在我们东边的地平线的位置上,而这时的月亮并不成钩状,而是半圆状。成为钩状的月亮只是初三至初六,或廿四至廿八。我们看到钩状的上弦月(新月)的时间一般为晚六点(夏季会更晚些)至晚九点,晚九点的月亮已近地平线。
欢迎光临 大连穿越者户外论坛 (http://47.57.126.114/)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