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关之三:环境 高山、严寒、缺氧,天气变化无常,在珠峰地区恶劣的环境下,测量队员要连续在野外工作和生活两个月,这无疑是巨大的考验。 珠峰地区的温度在零下15度到零下40度,加上高度缺氧,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大,人体的皮肤的血液循环不畅,很容易发生冻伤的情况。过去数十年,在攀登珠峰的登山者中,有许多人的手指、脚趾被冻伤甚至冻掉,落下了残疾。 去年,刘西宁曾经到珠峰地区进行野外作业,有一天帽子破了个洞,也没在意,但是几天后忽然觉得不舒服,一摸全是脓水,被冻伤了还不知道。 与平常地方不同,在珠峰地区,衣食住行都会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每到一个高度,对衣服的要求就多了一分,大便小便会很不方便。甚至有些登山者会吃药,让自己三五天不大便。食品的种类很单一,在大本营会好一些,再往上走就只能吃一些简单的脱水食品。海拔不同,对炉子的要求不同,可能要带好几个炉子,煤气和汽油当然也要自己带,要喝水就抓一把雪融化。在许多风景名胜区,住帐篷是浪漫的事情,但是在珠峰地区,寒冷和潮湿使住帐篷“并不浪漫”。对登山者来说,海拔越高,每次搭帐篷、收帐篷,铺睡袋、收睡袋都会是越来越耗体力的“大工程”,而且露宿在风雪之中的滋味也并不好受。 为了尽快适应在珠峰地区的环境,在秦岭深处训练的队员们把此次在秦岭的集训看作“全真测试”,营地建在高山上的雪地中,“按照珠峰的标准”进行环境适应。一周下来,队员们的“生活技能”越来越熟练了。 难关之四:心理 “世界第一高峰,并不是说说就能上去的。我们对它了解得越多,就越知道其中的困难。我觉得,对我来说,心理这一关最难。”刘西宁告诉记者:“我们报名参加登顶分队,很多家人和亲人也劝过我们,这毕竟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对这件事,我们自己要有清楚的认识。” 事实上,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攀登珠峰必不可少的条件,要能够清楚的认识到困难,也要有排除困难的信心。更为重要的是,在攀登的过程中,必须保证良好的心态,“必须能够在发生任何意外情况的时候保持冷静,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队员们告诉我,教练曾多次告诉他们:攀登珠峰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保持冷静,特别是在7000米以上的时候,要做好每一个动作,在做动作的时候要三思而行,一定要想清楚做完动作后的后果,一定要检查再检查,没有200%的把握就不要去做。在正常环境下,一些很正常的举动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一些很容易做到的事情那时会很难做到。只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保证安全,才能保证成功。 据统计,珠峰登顶的死亡率是12%,很多人在攀登珠峰时会有很大的压力,这就需要队员们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有信心和勇气。在2003年,曾经有一个登山队员上到了8300米,他的身体状态和体力都很正常,情绪也很正常,教练们都认为他冲顶成功的可能性很大。但是过了一夜,第二天早上,他哭着告诉教练,他要放弃,他在心理上已经崩溃了,觉得自己上不去了。 在秦岭集训的时候,队员们遇到一次惊险,让我们很后怕。队员们每天在一个高约9米的冰瀑布上训练攀冰,5天之后,队员们训练完攀冰刚离开冰瀑布几十米,忽然听到身后“轰隆”巨响,数吨重的冰瀑布整体垮了。好险啊!要是我们还在那里……真是不敢想像。 这件事对队员们的心理影响很大,队员们也想到在将来的登山之路上,也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危险。“我们告诉自己,要忘了这件事,这只是个意外,我们要准备得更加充分,要对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充分的估计。”队员们说。 难关之五:意志 在秦岭的集训中,队员们每天的日程安排的相当紧张。攀岩、攀冰、装备训练、雪地拉练……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在最后一天,队员们更是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从秦岭翠华山负重走回西安。 从下午开始,队员们背负重包上路,直到深夜12点,终于进入西安地界,这时他们已经走了20多公里。“开始的时候,大家还有说有笑;10公里以后,没人说话了;走到15公里的时候,大家到了一个生理极限,虽然我们的脚上都有了血泡,虽然我们的肩膀、腰锥、脚底板都很疼,但是我们没有停步”,队员白天路对记者说:“我们都知道,这是考验我们意志的时候,而意志是攀登珠峰必不可少的因素。” 在珠峰地区,高山反应不可避免,对于攀登者来说,由于运动量很大,心脏等身体器官的负荷很大,容易出现头痛、恶心、呼吸困难等情况。如果发生,需要依靠意志抗过去。而且,攀登珠峰的距离超长,没有坚强的意志很难成功。“从珠峰的8300米冲锋营地到峰顶,一般人要走22个小时以上,在那种高度,那种环境中,强度这么大,人的生理会到一个极限。越往上走,一米一米,一步一步,靠得就是意志。”队员任秀波对记者说:“我们可能在体能上、技术上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我们在意志上不能做弱者。”
|